摘 要:中职生即将走向工作岗位,语言表达的需求将更加迫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给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将知识融入各种活动中,是目前中职生学好语文的较好途径。
关键词:潜能;信心;积极性;因材施教;第二课堂
教师的教学不在于课堂讲得多么精彩,而在于适时引导。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不是机械地传授知识,而应更注重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启发与点拨,老师传授知识,最终还是要让学生能接受和在生活中运用知识。刚入校的中职生,对于语文这门课程再熟悉不过,但是学习起来却没那么容易,往往是开口不会说,提笔不会写,语文基本功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根据本人的拙见,总结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一、紧扣教材,教师潜能与学生能力并重
1.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指导学生质疑问难,这是一种“活”的教学,教师必须深钻教材,储备大量的相关信息,否则教学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欲“导”而不能。教师在课堂中要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将自身的潜能有意识地挖掘出来。这种备课和讲课艺术的长期锤炼,必然使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2.全面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培养能力。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通常会有各种情况,能够触发学生的心灵,发展他们的个性,实现自身的价值,如果教师能做教学中的有心人,潜心研究教材,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听、说、读、写同时进行,必将会使课堂活跃起来。课堂上只有教师正确、恰当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才会碰撞智慧的火花,才不失为一堂成功的好课。
二、选择教法,抓住每一次锻炼的机会
教学方法对于全面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照顾个别差异,进行区别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中职生学习语文课,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积淀和口语的锻炼,因此在课堂上会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留给学生讨论、思考、表达,甚至是进行激烈的辩论,这样学生大脑总处于一种兴奋状态,接受起知识来自然效果会更好。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先不提太高要求,只要参与进来就好。
例如,在教学《我有一个梦想》《现代诗二首》《古代诗词五首》等篇目时,我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让学生自选内容和形式,并上台进行展示,开始学生上台后声音不洪亮、放不开,我就及时鼓励学生,只要大胆上台就表扬,慢慢地并且经常开展辩论、讨论的活动和课前5分钟时间演讲及临下课5分钟的1人总结课堂收获,坚持不懈地锻炼他们的口才,慢慢地形成习惯,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在课堂的分分秒秒中;对于课堂上不愿主动发言的学生,我总找机会让他们“帮忙”收发作业。多和学生接触,走进学生的心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为课堂上的发言打下了基础,课堂上只要他们发言就鼓励,慢慢的整个班级都动起来了。长期下来,我发现我带的学生对语文有了兴趣,而且很自信、努力地去做每一件事,真正实现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得、有所获。
三、趋势引导,真正走入学生的心里
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突然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机会,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些机会趋势引导,适时加以点拨,帮助学生及时掌握学习方法,日积月累,,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中职生中,每年都会有不爱学习的孩子,他们往往没有自信,被各科老师视为无药可救的学生,起初我也这么认为,但是一次课堂上的灵机一动竟然让我改变了这种认识。课堂上学生正背课文背得热火朝天,唯独王××置身事外,好像大家的学习和他没有半点关系。我就随口一说,只要王××背会了,他们组的15名同学每人加10分,这一句话不要紧,立刻让这个没有行动的学生紧张起来,二话不说就背上了,他“不辱使命”,全班同学都投来赞许的目光,教室里竟然响起了掌声。从那次以后,上课我经常提问他,他都认真地回答;课下经常找他帮忙“干活”,他也是兴致很高,很积极。同学们都说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连走路都挺胸抬头,有了精神,学期末还被评为“年度优秀学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激将法,竟然让这个“无药可救”的孩子重新找回了信心,有了斗志,真为他高兴!每个孩子的特点各不相同,作为老师,有义务和责任去发现他们的可塑之处,要做个有心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树立正确的生活信念和学习的信心。
四、借助第二课堂,为教学工作推波助澜
在课余晚自习时间,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赛诗会”“朗诵会”“课本剧”以及“书法绘画”等活动。从方案的策划、实施全部都由学生分组进行,我只提些建议。每一次的活动学生都特别认真对待,找资料、想点子、搜视频,可谓是绞尽脑汁,几易方案,直到认为再没有可改之处了。尽管每次的活动会有或多或少的疏漏,但是这样的活动却让学生成长得很快,同时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自己的平台。每次活动完,我都组织学生谈得失,利用专门的时间总结,让大家提提怎么做会更好。这样通过不断拓展语文课堂来丰富语文教学活动,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进步就可圈可点,学生在公众场合发表自己的观点就显得如鱼得水了。
向上之心,人皆有之。老师要利用学生这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用正确的思想来指导学生的行为,对于学生点滴的进步及时表扬,批评也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更不要侮辱学生人格。由衷的表扬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没有放弃他,反而很器重他,让他对老师产生尊重,这样的教学工作更容易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相信,凭着一点经验之谈定会让学生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单还平.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剑南文学:金典教苑,2012(03).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6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