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乐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培养学生的乐感和兴趣,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节奏训练作为初中音乐教学的重点,能够在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要知道任何音乐都离不开节奏,因此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节奏训练,更要以节奏训练为中心展开教学。就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节奏训练;初中音乐;课堂应用
音乐蕴含丰富的情感色彩,音乐的节奏是人的情感外化的一种方式。初中音乐属于初级音乐,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内容,因此在此阶段注重学生的音乐教学十分重要,节奏训练作为帮助学生把握音乐节奏的重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将音乐内容简单化。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将节奏训练与音乐教学相结合,更能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学生能够根据节奏的变化,来感受音乐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对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优势和重要性
节奏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具有参与性、便利性、趣味性和综合性等优势,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节奏训练受到了教师广泛的关注,节奏作为音乐的核心,决定着音乐的情感抒发和基调质量,节奏能够改变音乐的旋律和意蕴,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可以淋漓尽致地发挥教学主体作用,抓住学生喜欢音乐的契机,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将节奏训练应用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掌握音乐节奏的同时,把握音乐学习的关键,逐渐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由此可见,节奏训练对于开展音乐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初中音乐课堂中节奏训练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强,想象力丰富,但创造力不足,审美能力欠缺,不愿意受任何拘束,逆反心理严重,掌握的知识有限,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学习中对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会产生排斥心理,会将难以理解的知识直接放弃,很难提起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若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不适合学生,或是过于单一、落后,那么可能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只抱着娱乐的心态参与教学活动,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下降。
2.教师教学方式两极分化
近年来,随着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教师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创新,但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两极分化,一种方式是在“体验”的理念下,使音乐课中的节奏训练走入了一个误区,一堂课看似华丽多彩,学生也参与得红红火火,但总感觉是在走过场,有的过于“丰满”,使听课的老师有一种想为音乐课“减肥”的冲动,节奏训练就像蜻蜓点水,没有落到实处,学生没有真正掌握节奏的特点;另一种方式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未曾更改,只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思想将音乐知识灌输给学生,既不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也不参考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想法和意见,节奏训练很牵强,没有将内在节奏活的感觉情感外化。尽管如今已有一部分教师意识到节奏训练能够改变音乐课堂现状,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无法突破、不敢创新教学方式,使得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节奏训练仍然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节奏训练的误区
器乐进课堂教学中,器乐节奏训练往往借助于视唱,学生从歌唱中了解和感觉到节奏的性质加以表现,教师在训练中,有时将本来速度很快的十六分音符写成的节奏,改用四分音符来练习,把速度减慢到原来的四分之一的害处很大,会养成学生不注意乐曲真正速度的习惯,以致造成不准确的时值演奏,而时值是音乐进行的本质;另外用脚打拍子,,这种方法不能培养学生节奏的活的感觉,这种内在节奏和节拍所打出来的节奏完全不同,会使学生犯速度分歧的毛病,例如,用脚打的是一种拍子,而肢体演奏的速度与脚的动作不一致,用脚打节奏是在熟悉乐曲即对速度及音的时值有明确概念时,才能偶然借助的方法。
三、初中音乐课堂中节奏训练的应用策略
1.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无论开展何种教学活动,首先都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要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一直保持学习兴趣和热情,但前提是需要教师敢于创新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使用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莫扎特的乐曲《渴望春天》一课时,可以使用击打节奏的游戏方式进入,首先,教师按照学生的座位以竖排为小组,或是由学生自由组成合作小组,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遍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跟随节奏拍掌,然后再进行接力比赛,从小组开头依次接力,节奏敲打最准确的一组获胜。从歌曲旋律入手,由大调式主和旋分解后产生清晰爽朗的格调,用完整、舒服和简练的节奏来体现歌曲的意境。这样既能使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也可以将舞蹈、情景剧与节奏结合,充分展示节奏的魅力,如学习歌曲《银杯》时,与蒙古筷子舞节奏相配合,学生自由发挥,随节奏敲筷子舞动,或者让学生随节奏模仿视频中的舞蹈动作进行节奏训练;在欣赏《老鼠娶亲》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围成圈,分成小组,跟随鼓声自由编排,二分音符的节奏表现老鼠出洞;时断时续的休止符节奏,表现老鼠抬着轿子,悠悠自在、得意忘形的神态,又不时东张西望警惕观察情况的神态;十六分音符紧密连续的节奏型重复出现,描绘老鼠成亲的热闹场景;十六八分附点组合音符,预示老鼠们一看形势不妙,赶紧抱头四处逃窜情景。由于部分学生较为害羞、内敛,或是掌握不好节奏,此时教师应多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或者多放几遍音乐,让学生逐渐找到节奏,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再论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7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