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定义、公式、解题思想和解题技巧,若想让学生充分消化这些知识,仅靠教师的“教”是不够的,学生还要学会“学”,即在教学过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吸收数学知识,打造高质量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
关键词:初中数学;主体作用;教学理念;多媒体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阐述两点个人的看法。
一、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若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初中数学教师,首先得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不再以自身为主导,不再只重视讲授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而是通过各种有效形式,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以此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轴对称》这节内容时,我没有直接为学生讲述轴对称的知识,而是一上课,让学生动手操作:将一张纸片上滴上一滴墨水,然后对折压平,再重新打开,观察两滴墨水之间的关系,并要求学生阐述观察后的结果,由此,我们引出轴对称概念,并要求学生根据刚才自己所观察的结果,尝试概括轴对称的特征。这样,我就做到了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学生有了发表个人见解和想法的机会,为接下来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主体参与课堂的热情
对于数学学科而言,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既可以让学生直观观看教材内容,极大地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主体参与课堂的热情,从而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数学课堂的构建提供保障。
比如,在学习《三视图》这节内容时,由于它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单纯的语言描述,无法让学生真正领会,于是,我就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演示了从正面、上面、左面三个方向观察飞机的形状,并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归纳出三视图的概念,而后,又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教会了学生作三视图的方法。这样,我通过借助多媒体技术,使学生比较容易地理解了三视图的概念,学会了作三视图的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和调动。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消化数学基础知识,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
参考文献:
张婷.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12).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7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