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发送到桌面 | 新课程征稿函下载 | 万方网查重

  • 新课程主页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目录
  • 刊号信息
  • 万方网查重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征稿启事
  •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 新课程杂志下半年版面收稿中
  • 《新课程》杂志2021年全年目录汇总
  • 2021年全年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知网收录页面截图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网址是什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调整为两个版起发
  • 2018年《新课程》杂志调整为只安排整版论
  • 《新课程》杂志刊号、《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投稿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正文

“中国好老师行动计划”走进于都

2016-06-20  |  所属栏目: 来稿选登  |  阅读次数: 

“中国好老师”,当这几个字蹦进我脑海里的时候,我就在想,怎样的老师才算是“中国好老师”呢?直到他们来到我们的身边,经过短暂的相处与了解,我才知道“中国好老师”把我脑海里的“老师”重新定义了一番,工作计划安排每人写一篇心得体会,可于我而言,不如说是我对“老师”这个词、对“教学”这个词一种新的认识,对自己以往工作中的种种反思。 
  “中国好教师”如春风滋润我的心田,可它也像狂风暴雨一般,在我心里狂奔不止,我不知道它对我的影响会那么大,使我停滞不前时又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以下是对我冲击最大的几点感叹。 
  [感叹一] 
  北京的老师时刻不忘自己的专业成长,学生在学习,他们更是在学习。我以前认为,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生活的全部。于是乎,我从不把工作带回家。在学校安安心心地上班,尽心尽力地做好我本分的工作,上课、改作业、备课。安静、惬意,我眼中的工作状态似乎就是如此,直到北京的老师来了以后,向我们讲述他们的工作生活,我才恍然大悟。就数学而言,他们要通读1~6年级所有的教参,分领域梳理知识点,明确本学段、本学期要达到的目标,不要因为自己对教材的不研读、不通读影响后面的教学。在研读教材、通读教材上要瞻前顾后,不要只顾眼前。为了后面学生的发展要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只为学生以后走得更好、更快。如低年级教师要知道了解、掌握这个知识点在高段要达成怎样的目标,高段的老师要听初中老师是如何上课的,哪些方法和我们小学的方法是有冲突的,哪些方法是接轨的。如果和以后的教学有冲突,我们应该怎样和他们更好地衔接,对于一个领域的知识目标,他们能够做到对这个领域低段、高段,甚至初中的一个整体的明确与把握,而这种对教材的深度研读能使他们更好地为后面的教学铺路搭桥,同时也为学生终身能力的发展作铺垫。 
  [感叹二] 
  研读学生有深度,秉着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重在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最大的感慨是他们注重单位时间里教给了孩子多少受益终身的东西,而不是单位时间里教给了孩子多少知识,解决了多少道题。在上课时如果孩子不听课,他们马上会在自己的教学上找原因,反思自己的教学,是不是自己的教学设计出了问题,设计时没有把学生考虑在内,会去分析学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然后及时研读教材和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出的学生思维更加灵活,更爱钻研,更爱动手,对学习更有一种锲而不舍、一究到底的劲头,他们对问题更想自己去动手探究,于是他们学了圆的认识后就有了《车轮引发的数学问题》的研究报告,《光盘的研究》等等。他们对问题的产生、分析、解决、反思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不单是一群学生,而是一个个研究家、发明家;他们培养的孩子不是学习型的,而是研究型的。在基础知识作支撑的基础上,他们更看重孩子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实践证明,他们的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培养得很好。再反思我们自己的教学,在班额大的教室里学生整齐地坐着,他们很多是些听话的孩子,可更多的是我们给孩子制订了一些规矩,一些学生上课应该遵守的规矩,偶尔有一两个学生不听课,我们就会批评这个孩子上课习惯不好,在孩子身上找原因,而不会去反思自己的教学,是不是这样上课吸引不了孩子,是不是我的设计出了问题。我们更多地是用纪律来约束学生,而他们更多地是用教学艺术来影响孩子,在他们的教学下,学生更乐于和同伴、老师分享自己的想法。 
  [感叹三] 
  他们培养的孩子是研究型的,他们自己更是研究型的。对于自己平时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地抓住并且进入探讨,甚至研讨阶段。如学生出现除法竖式■,他们会倾听孩子的想法,“+、-、×”的竖式都是这样的,所以孩子认为“÷”也可以是这样的。孩子利用知识的迁移有何不可呢?那我们老师应该怎么办呢?对这种现象是直接硬生生地否定,因为书上没有这样写,还是根据学生的这种想法展开讨论?明显他们是采取后者的做法,甚至由这题引发全校教研讨论:为什么不可以这样书写?理由是什么?很佩服他们的这种教研能力。而如果是我们可能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直接否定学生的这种做法,也不会去倾听学生的想法,更不会去深入地思考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写。 
  他们对待孩子是这样,对待自己的教学也是。如教学中,知识点相同的可以整合在一起,不论这个知识是不是编排在一块。如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通过猜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高和底×斜边时,接下来验证,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底×高(通过图形的转化),马上接着推导三角形、梯形、圆等图形的面积,这几个图形的相通点都是利用图形的转化,方法是一模一样的,而不是像我们平常上课一样验证推导出面积公式以后马上就进入练习阶段。而这样通过相通知识点的整合,不但节省了时间,也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更加明确方法的重要性,更重视方法的学习。我羡慕他们对学习的永无止境,对教学的深度研讨,不但自己获益良多,还更好地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作好了铺垫。 
  为时短短几天的学习培训结束了,可他们带给我们这种教学理念上的冲击却并没有因为他们的离去而消失。我谨记:我应该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我应该多听听孩子的想法;我应该多想想,我能为国家培养、输送什么样的人才;我应该多多钻研教材,不只是钻研本册、本学年、本学段,甚至于以后的每一册都要了然于心。带着这份反思,我重新踏上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王信若.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促进教师学科素养提升[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3).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中国好老师行动计划”走进于都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7792.html

新课程杂志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6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5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1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1期作者目录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6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5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4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3期目录

其他人正在浏览

  • 新课程杂志论文借鉴率要求
  • 《新课程学习》是省级期刊还是?知网收录吗?
  • 《新课程》《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字数和出刊时
  • 首届“丹青少年中国书画大赛”延期通知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上旬中旬下旬安排方向
  • 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主办期刊现代职业教育杂
  • 现代职业教育期刊简介投稿须知
  • 山西省教育厅行政许可(审批)制度

最新文章

  • 浅析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与人文化建设
  •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创新服务延伸探索
  • 大数据时代的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 基于电子政务环境下高校档案利用服务的创新研
  • 图书资料如何做好动态管理
  • 高校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的意义与有效措施
  • 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 城市低保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初探
  • 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并存的必要性初探
  • 职业技术学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建设工作探析
  • 论如何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 浅谈应用科学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 定格动画电影的材料应用形态研究
  • 柏格森时间观念认识论意义及其对意识流小说影
  • 新时代下博物馆展览延伸探究
  • 网络信息如何在图书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路径探析
  • 论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 关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新课程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官网 | 新课程杂志征稿函
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在线投稿 | 万方网论文检测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征稿函 | sitemap

Copyright © 2025 新课程杂志社 www.xinkecheng.cn

  • 征稿进度
  • 投稿须知
  •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