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发送到桌面 | 新课程征稿函下载 | 万方网查重

  • 新课程主页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目录
  • 刊号信息
  • 万方网查重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征稿启事
  •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 新课程杂志下半年版面收稿中
  • 《新课程》杂志2021年全年目录汇总
  • 2021年全年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知网收录页面截图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网址是什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调整为两个版起发
  • 2018年《新课程》杂志调整为只安排整版论
  • 《新课程》杂志刊号、《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投稿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正文

依托“双主”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

2016-07-13  |  所属栏目: 来稿选登  |  阅读次数: 

摘 要:在教学实践中,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发挥教师教学艺术,深入了解学生,挖掘教材生活因素,依托“双主”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有效评价等策略,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双主”课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注入式教学”变成“自主探索”。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就应该潜心研究新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和学生,采取恰当的方法和策略,优化自己的教学,依托“双主”课堂模式,从而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一、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首先,了解、尊重学生的个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只有了解他们的差异,尊重他们的差异,我们才能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其次,,我们还要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教师应尽可能地了解学生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和有针对性地进行团体学习辅导和个别学习辅导,搞好提优帮困工作。 
  二、挖掘教材生活因素,重视数学实际应用 
  新课程强调“数学应来源于生活,又要运用于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生活因素,从小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把数学内容与数学现实联系起来,给学习材料以丰富的现实背景,使学生通过数学课堂学习增进对数学的理解,体验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生活之上的,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当学生知道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后,我们就可以从生活中的“粉刷墙壁”“包装纸盒”等问题展开提问:粉刷一间长10米,宽6米,高3米的房子需要涂料多少千克?包装一个长10厘米,宽6厘米,高6厘米的礼品盒需要多少包装纸?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凝结在生活情景中的丰富的数学内涵、数学思想、数学精神和美随着教学的展开尽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较好的发展。 
  三、依托“双主”课堂模式,引领学生探究学习 
  新课程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落后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实践证明,“双主”课堂模式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学会探究式学习,还能让学生在能动的参与和探究中自主获取知识,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大有裨益。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四个环节来构建“双主”课堂模式: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心脏”,没有问题,学习目标就不明确。教师从生活中挖掘与教材内容息息相关的素材,制作成课件,通过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再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将提出的数学问题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为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切合主题的问题,引导学生研究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这个环节的实施,要通过四步来完成。(1)自主探究。这一环节要设计充足的自学时间,让学生能够围绕上一个环节所提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独立地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2)小组合作。教师深入小组,引导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能够从别人的发言中受到启发。(3)班级展示。这一环节,教师要有效发挥组织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在表达、接受与评价的过程中,在班级范围内感知算法的多样化,丰富解决问题的思路。(4)策略优化。这一环节重在引导学生,整理各层次具有典型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比较,归纳出最优的策略。 
  3.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适时适量适度设计新知学习过程中的阶段性练习和新课结束后的综合性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采用多种练习形式,检测课堂教学效果,巩固所学的知识。 
  4.合作总结,整理内化 
  这一环节,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养成勤于反思、善于总结的习惯,对本节课课堂上新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进行回顾,对新课前的知识结构进行复习,联系已学内容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这样既有利于课堂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四、实施有效评价,提高学生自信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首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特别是当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教材、与教师的理解有偏颇时,我们如果能用宽容的眼光去理解孩子,去保护孩子稚嫩纯真的心,那我们的评价语言才会宽容、亲切、真诚,才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与赏识,从而增强他们继续超越自我的信心。 
  总之,要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我们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教师教学艺术,依托“双主”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有效评价等策略,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个个“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在快乐轻松中主动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范会霞.打造高效课堂 促进学生发展[J].甘肃教育,2013(16).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依托“双主”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7941.html

新课程杂志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6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5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1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1期作者目录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6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5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4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3期目录

其他人正在浏览

  • 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主办期刊现代职业教育杂
  • 新课程杂志论文借鉴率要求
  • 《新课程学习》是省级期刊还是?知网收录吗?
  • 首届“丹青少年中国书画大赛”延期通知
  • 现代职业教育期刊简介投稿须知
  • 山西省教育厅行政许可(审批)制度
  • 《新课程》《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字数和出刊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上旬中旬下旬安排方向

最新文章

  • 浅析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与人文化建设
  •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创新服务延伸探索
  • 大数据时代的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 基于电子政务环境下高校档案利用服务的创新研
  • 图书资料如何做好动态管理
  • 高校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的意义与有效措施
  • 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 城市低保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初探
  • 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并存的必要性初探
  • 职业技术学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建设工作探析
  • 论如何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 浅谈应用科学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 定格动画电影的材料应用形态研究
  • 柏格森时间观念认识论意义及其对意识流小说影
  • 新时代下博物馆展览延伸探究
  • 网络信息如何在图书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路径探析
  • 论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 关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新课程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官网 | 新课程杂志征稿函
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在线投稿 | 万方网论文检测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征稿函 | sitemap

Copyright © 2025 新课程杂志社 www.xinkecheng.cn

  • 征稿进度
  • 投稿须知
  •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