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发送到桌面 | 新课程征稿函下载 | 万方网查重

  • 新课程主页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目录
  • 刊号信息
  • 万方网查重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征稿启事
  •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 新课程杂志下半年版面收稿中
  • 《新课程》杂志2021年全年目录汇总
  • 2021年全年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知网收录页面截图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网址是什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调整为两个版起发
  • 2018年《新课程》杂志调整为只安排整版论
  • 《新课程》杂志刊号、《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投稿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正文

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实效

2016-09-04  |  所属栏目: 来稿选登  |  阅读次数: 

摘 要:在新课标、新理念的环境下,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到信息技术课堂中,在实现教学目标、改进学习方式中都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目前信息技术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似乎成了一种形式,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呢?从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在教学中渗透小组合作意识,做好有效开展小组合作的前提;在教学中落实小组合作学习,做好有效开展小组合作的重心;在教学中评价小组合作学习,做好小组合作的保障工作。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小组合作;有效开展 
  前段时间,在信息技术协作区举行的课改教学活动,本人也有幸前去观摩。在观摩现场,教师立足教学改革的前沿,以课改为基础,组织开展教学。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得出的三点看法。 
  一、有效开展小组合作的前提——在教学中渗透小组合作意识 
  1.互察——仔细观察组员的学习 
  在信息技术上机课上,我会让学生相互观察,这样思维就可以相互启迪,从而相互学习。具体做法:先在小组内让一位学生进行实验,其他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这样其他学生既能观察这位学生的操作是否正确,又能观察实验发生的现象,可谓一举两得。特别是小组内的学生有创新、简便的做法时,就可以互相进行补充。学生在互相观察中掌握了更多的实验方法,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汇报时也能更加完善。 
  2.互听——认真倾听组员的见解 
  例如,在利用复制、粘贴工具把花朵变成花的海洋中,有学生在演示时能熟练地用此命令完成操作,但是其在第一步选择操作的时候由于没有选中“透明选择”选项,导致将图画背景的颜色也一并复制过去,造成目标位置的颜色被替换掉。在等该生操作完毕后,我再让其他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该学生也意识到存在的问题,最终作品得到修改完善。 
  二、有效开展小组合作的重心——在教学中落实小组合作学习 
  1.明确要求和任务——做好示范 
  例如,在学习“让文件有个家”时,教师在幻灯片上提出任务要求:先给各类图片建立文件夹,并取好名字,再根据图片类型,将图片移动到各自所对应的文件夹中。教师先做示范,新建一个文件夹,并取好名字,将与名字同类型的一张图片移动到此文件夹。这样学生就一目了然,较容易开展后续操作。 
  2.开展合作讨论——做好铺垫 
  要给予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样学生才能从合作学习中有所获、有所得,小组合作才能真实有效。为了使小组合作不是一个空架子,就需要学生进行独立观察、思考,尤其是涉及抽象概念、操作技巧等方面,教师就更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讨论、操练,而不是当学生的合作才刚刚起步,思维刚刚活跃起来,合作、讨论活动就戛然而止。作为教师,完全不必担心过多的讨论而影响教学进度,因为不必要的讨论只会使学生的知识建构更加快速,能轻易地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 
  3.参与学习与合作——做好引导 
  (1)帮助解难 
  教师应该当好引路者和鼓励者的角色,特别是当学生在小组合作遇到困难时。为了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当学生取得进展时,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 
  遇到学习困难的小组,教师可以转换自身的角色,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身份很自然地参与进去,不会使学生觉察到因本组水平低而需要教师的帮助,这也在无形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在课堂中要有意识地给学生多创造一些表现的机会,激励他们不断取得进步。 
  (2)推荐展示 
  当组内成员想要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时,教师应当鼓励,允许其说。如果说不清楚,允许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帮助补充;说错了允许改正,有不同意见的可以保留。必要时,可设立小小辩论台,按观点不同展开辩论。教师相机引导,并适当评判,使辩论有序进行,这样就能不断走向深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有效开展小组合作的保障——在教学中评价小组合作学习 
  1.组内互评 
  合理评价是小组合作成功的保障。评价的侧重点要循序渐进,可以先从小组成员的合作态度开始,再到合作质量,最后到创新结束。如,在完成一幅电脑绘画作品“美丽的校园”时,笔者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展开评价,指出其中的优、缺点,并问“你又有什么好的改进措施?”这时候有学生会说房屋墙上的窗户上下之间没有对齐,画得有大小,国旗的颜色不对,太阳画在国旗下等等。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不断反省自己,这样自身才会得到发展。 
  2.教师引评 
  教师引评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对个人的评价包括个人参与的态度和表现的能力。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应以赞赏的眼光和心态去发现学生的点滴亮点,并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2)对合作效果进行评价。主要是评价在小组学习中,每一个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有对比以前有没有提 
  高,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否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为了提高小组合作的效果,笔者还会每周评选1~3个合作优秀小组,对获奖组员进行奖励。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认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既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努力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俊.论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教育科学,1998(3). 
  [2]裴娣娜.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主体教育发展性教学实验室研究报告[J].学科教育,2000.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实效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8284.html

新课程杂志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6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5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1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1期作者目录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6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5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4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3期目录

其他人正在浏览

  • 现代职业教育期刊简介投稿须知
  • 《新课程学习》是省级期刊还是?知网收录吗?
  • 首届“丹青少年中国书画大赛”延期通知
  • 山西省教育厅行政许可(审批)制度
  • 《新课程》《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字数和出刊时
  • 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主办期刊现代职业教育杂
  • 新课程杂志论文借鉴率要求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上旬中旬下旬安排方向

最新文章

  • 浅析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与人文化建设
  •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创新服务延伸探索
  • 大数据时代的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 基于电子政务环境下高校档案利用服务的创新研
  • 图书资料如何做好动态管理
  • 高校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的意义与有效措施
  • 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 城市低保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初探
  • 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并存的必要性初探
  • 职业技术学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建设工作探析
  • 论如何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 浅谈应用科学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 定格动画电影的材料应用形态研究
  • 柏格森时间观念认识论意义及其对意识流小说影
  • 新时代下博物馆展览延伸探究
  • 网络信息如何在图书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路径探析
  • 论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 关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新课程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官网 | 新课程杂志征稿函
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在线投稿 | 万方网论文检测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征稿函 | sitemap

Copyright © 2025 新课程杂志社 www.xinkecheng.cn

  • 征稿进度
  • 投稿须知
  •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