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在分值上约占总分的15%-20%。然而在新课标高考中,大多数学生在化学实验部分的得分却不理想。如何在高考实验复习中采取有效的复习策略,这就要求在复习时结合考试大纲和历年高考试题中的考试内容得出高考实验部分考什么、怎么考,然后采取有效的复习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实验;有效复习;方法
一、考试大纲对化学实验部分的要求
1.基础要求:常用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实验安全;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溶液的配制。
2.能力要求: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实验技能和知识的综合应用。
二、近年高考实验试题的特点
从高考命题的特点来看,基本采用“1+1”的命题模式,即一道选择题和一道实验综合题。选择题侧重考查对中学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如2014年新课标1卷第12题考查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规范操作的知识,2014年新课标2卷第10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装置的评价,2015年新课标1卷第10题,则考查对反应现象、结论的判断。实验综合题侧重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一般包括正确运用实验原理、基本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和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三、化学实验复习的一般思路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教师需要加强“五研究”。“五研究”即研究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教材、高考真题和学生。没有一定的研究,高三实验复习就比较盲目,复习效果自然不会理想。
1.研究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是编写教材、实施教学和高考命题的依据。研究课程标准应明确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办法。
2.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三复习的依据。学习应遵循考试大纲,但又不能拘泥于考试大纲,因为使用同一高考试卷的省份较多,选用多种教材版本,高考试题在考查内容上不一定完全在考纲的范围内。重点研究考试大纲的三大能力要求、考点内容及要求层次,研究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注意新课标考试大纲的变化。
3.研究教材。教材是课标的具体反映,是权威的学习资料,总复习时要对教材内容重新整合和开发,注意利用教材的认知结构、基本方法、表述方式和各种能力的培养等。新课改教材加大了实验探究,渗透了学科思想和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科技、化学史等阅读材料,许多高考试题素材就源于教材内容,如2015年新课标2卷第12题海水开发利用的富集溴方法。
4.研究高考真题。研究高考试题可以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每年的高考试题,阅读专业杂志上对高考试题的评析,也可以自己研究某一模块或某一内容的高考试题。了解高考命题意图、测试能力要求、题型特点、命题要素(立意、情境、设问)和命题趋势等,确定复习的重点难点。高考命题并不回避近几年考过的考点,如2016选择题13题与2015选考题36题的“采用‘空气吹出法’从浓海水中吹出Br2,并用纯碱吸收”相似。
5.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学习态度,分析考试成绩,诊断解题错误的原因,研究学生的学法和考法,鼓励学生积极备考。
四、化学实验有效复习的策略
1.重视实验双基,奠定创新基础。在复习时,学生对常用仪器的结构和用途不是很清楚,教师可以让学生到实验室亲自触摸感受这些常用仪器,掌握这些仪器的名称、结构、规格、用途与用法。对于实验基本操作,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实验、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在无法组织学生重做课本中实验的情况下,可通过观看实验视频,并配上老师的扼要点评作些弥补。打好双基,可以为解答综合实验奠定基础。
2.研究高考真题,知道考什么。高考命题存在必然性和随机性,命题组专家表示他们潜意识里存在一个大约3年的考查期,由此若对3~5年的高考题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会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其必然性与随机性并存。另外,命题专家追求创新意识和求变思维,反猜题与出其不意。为此,我们的做法是在每年的高三准备期,研究近三年的各地高考卷,共同确定备考方向和强度,确保针对性。把近三年各地高考真题分类汇编,重点研究:高考实验综合题常有哪几种题型?这些题型各有何特点?该如何应对?
3.建立思维模型,形成解题策略。高考常见的四类实验综合题是:有机制备实验综合题、无机评价与探究型实验题、工艺流程分析型实验题、定量分析型探究性实验题。实验综合题宜采用分类训练的方法,教师应建立解答各类实验大题的基本模型。下面以有机物制备实验综合题为例说明:
(1)题型特点:取材思路开阔,以考生完全陌生的新实验为素材,使高考题呈现较高的陌生度,这是保持高考公平性的基本要求。试题素材主要来源于大学化学实验素材(新实验、新装置、新流程、新反应信息),而考查设问大多是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大多数实验题中基于化学实验基础和细节的赋分是很大的,并且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考查内容。例如,多数试题考查了分液漏斗、(球形、直形)冷凝管、三颈烧瓶等仪器的名称;与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相关的过滤(包括趁热过滤、抽滤)、结晶、洗涤、萃取、分液、蒸馏等基本操作;与实验有关的数据处理、误差分析、产率计算等;与实验安全有关的试剂混合顺序、加热方式、操作顺序、沸石的作用、事故的处理等。
例如,2015新课标1卷第26题: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蜂蜜信息素质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步骤:
在A中加入4.4g的异戊醇、6.0g的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分钟,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硫酸镁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g。回答下列问题: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浅谈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有效复习的方法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8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