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语言学习者因为自身的经历和学习环境的不同,导致其对于学习的认知风格也大不相同。正确的学习认知风格在语言学习者达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学习认知风格的主要内容出发,主要探索其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优化高校教师英语教学策略的意义。
[关 键 词] 认知风格;教学策略;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1-0118-01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推进,当代的高等学校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教育的重心也从应试教育转向了素质教育。但是,对于很多学习一直听从于考试指挥棒下的学生来说,要努力适应这种新教学模式,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体现在大学英语学习上,很多大学生一直在沿用他们在初、高中时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失去了高考这一有力的驱策力,加上自身学习方法失当,使得很多学生的学习成效不明显,缺乏应有的学习动力。有些学生听不懂教师课堂讲解或者是无法融入班级的课堂活动中时,便开始上课睡觉,甚至是逃课,,消极地对待大学英语学习。
怎样提升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学习效率,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很多英语教育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学习认知风格是近几年来对于学习者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认知风格能生动地反映出学习者的学习倾向,不同的语言学习者,其学习的认知风格也不尽相同。一旦教师能根据学生的认知风格和特点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并把这些教学策略应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将会对语言学习者的学习起到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
一、语言学习认知风格的识别
认知风格这一术语最早由Allpot于1937年提出,用来指一个人处理、思考、观察问题和记忆的独特或习惯的方式(Riding,1991)。学习认知风格的内容也因为研究者的研究领域不同而有所侧重。总体而言,学习动机认知、学习策略应用认知对于学生学习结果的影响最为直接。在我国,有的学生学习外语是为了通过考试,拿证书。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上会有针对性地选择与考试相关的材料,并采取与考试相关的策略开展自己的学习。有的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交际,这类学生往往能很好地投入教师组织的课堂和课后的英语学习交际活动中,时刻想要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展现自己。还有一种学生热爱学习英语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对于西方的影视、书籍或者是歌曲感兴趣,他们对语言学习材料的选择也主要偏重在这几个方面。不管怎样,学生的学习风格虽然不同,但他们的学习成绩却不一定有太大的差别。毕竟,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性语言,它的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能力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认识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后,应对学生的学习风格给予充分的尊重,在学习策略不偏离大方向的前提下,可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偏好和兴趣开展自己的学习。
二、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认知风格进行良性的引导
很多教育学家认为,认知风格是学生在完成各种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典型思维方式,因此教师可以据此引导学生采取与学习任务相匹配的认知风格。在束定芳(1996)看来:教师可以通过某些手段,促使不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向相反的方向作一些转变,以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和不同的学习任务。所以,当教师发现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认知出现偏差时,把学生的学习认知风格朝着一个良性的方向引导就变得至关重要。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外语时都走入了一个误区,认为学习英语就是背单词、记语法、做习题。很明显,这种不能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任何乐趣的传统学习方法,不能使他们自如地参与到英文交际中去,对于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写作能力的促进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路上最重要的引导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对学生正确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效率。
三、针对学生的学习认知风格开展个性化教学
有时人们常说,为什么同一个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学习成绩会大不相同。很多人往往会把这种现象归咎于学生的努力程度不同,而忽略了对教师教学策略的要求。其实,在我们国家很久以前提出的“因材施教”理念,是对这个现象的最好解答。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在努力淡化语言教学目的的功利性,把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作为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不应该忽略的便是语言学习者的差异性。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因为学习背景和学习经历的不同,导致了他们外语学习的认知风格也不同。认知风格的差异“包括个体知觉、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差异,又包括个体态度、动机等人格形成和认知功能与认知能力方面的差异”(朱智贤,1991)。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各种教学手段,努力兼顾到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避免“一刀切”的情况发生。课后可针对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推荐他们偏爱的学习材料,布置不同的教学任务,实施个性化教学。也只有这样,才能广泛地激发不同认知风格学生的学习热情,切实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总之,学生学习认知风格的多样性、我们教学目标的多样化,决定了我们不能用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教学策略来开展教学。在英语学习上,教师如果能够对学生的学习风格有深入的了解,并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Riding,R & I. Cheema.Cognitive styles:An overview andintegration[J]. Education Psychology,1991(11).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时间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浅议学习认知风格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9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