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前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在传统的职业资格鉴定上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鉴定标准滞后、鉴定方式单一、试题库陈旧等方面。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相关文件,结合职业院校的教学实际,提出“过程化”鉴定模式的研究。
[关 键 词] 过程化;职业技能;资格鉴定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7-0120-02
一、引言
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得到应用。职业技能鉴定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部门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地评价与认证的活动。
“过程化”鉴定是在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的专业,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运用恰当有效的工具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不同阶段的学习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有很多种,如作业(纸上作业、综合实践项目作业、实操作业等)、纸笔测试或考试、实操测试或考试、成长记录等。
二、职业技能鉴定的模式
职业技能鉴定模式主要有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企业技能人才评价、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技能竞赛职业技能鉴定。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进行实际操作的人员。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技能人才的使命。随着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工作开展得越来越深入,职业院校积极了解市场需求,不断调整教学模式,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越来越贴近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培养造就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综合能力职业素养强的技能人才,有效评判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认证,是我国产业升级和产业链提升的人力资源保证,是增强产业国力的重要举措。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出明确规定,职业院校也在积极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双证书”制度,大力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认定,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和职业能力。
三、職业技能鉴定模式的现状分析
(一)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与产业用人需求的差距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虽然也在不断地进行修订,但是相比国家新兴产业对新设备、新工具、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的员工素质的要求来讲,仍然相对滞后,标准中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远不能满足企业变化和岗位的需求。
(二)鉴定方法单一、形式化,重结果,轻过程
现行的鉴定模式侧重的是对人的逻辑思维、理论知识、技能水平等方面的考察,而对沟通、反应、职业素质、团队合作等综合职业能力却无法进行准确的鉴定与区分,不能有效地满足用人单位对技能人员真实能力的需求,具体体现为企业对证书效力的认可度降低。
(三)试题库更新缓慢,不能全面反映真实水平
陈旧的试题内容,更新周期长且缓慢,影响培训的教学内容,慢于行业企业的发展。同时试题库属于应试测评的方式,造成突击准备,虽取得证书却并未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现象比较严重。
综上所述,职业技能鉴定目前存在着鉴定的局限性、单一性和片面性的问题,从而影响了职业技能的鉴定质量。
四、“过程化”职业资格鉴定模式
职业技能鉴定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部门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与认证的活动。职业技能鉴定模式主要有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企业技能人才评价、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技能竞赛职业技能鉴定。
“过程化”鉴定是在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的专业,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运用恰当有效的工具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不同阶段的学习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有很多种,如作业(纸上作业、综合实践项目作业、实操作业等)、纸笔测试或考试、实操测试或考试、成长记录等。“过程化”鉴定充分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以职业院校的学生为主体,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考核,以学生取得的实际成果为标准,这些成果都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的。相对于传统的鉴定模式,“过程化”将整个资格能力的认证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突破了单一片面局限的能力认证模式。
五、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体化教学过程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
(一)“一体化”教学过程形成性评价
即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每个学习活动之后,对其完成过程形成性评价,其中学生自评占20%,学生互评占30%,教师评价占50%,,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职业素养表现、职业能力掌握情况、职业活动完成成果质量,按照相应的比例计算出该学习活动的成绩。一个完整的学习任务完成后,根据每个学习活动的成绩计算平均成绩,作为该学生参考性学习任务的成绩。过程形成性评价成绩占总成绩的60%,其中,参考性学习任务成绩占40%,日常出勤占5%,纪律情况占5%,职业道德占5%,5S管理占5%。
(二)终结性评价
采用或模拟企业的真实项目进行考核,以一个综合性的学习任务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如,综合项目作品评价、学习态度和方法、探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终结性评价成绩占总成绩的40%。
(三)“过程化”鉴定评价原则
“过程化”本着评价主体的客观性、评价方法的多元性、质的评价与量的评价相结合、融入综合职业能力素养评价指标,重视学习工作过程和体验情况,重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
“过程化”鉴定模式关注过程形成性的评价效果,把过程形成性评价成绩算作该工种职业资格鉴定中的理论知识成绩,与由鉴定部门牵头组织的多元参与的职业技能鉴定技能操作成绩有机结合,形成该工种职业资格证书考核鉴定的方式。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职业院校技能人才“过程化”鉴定模式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9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