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信息化建设为例,分析了建设与应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建设思路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信息化;应用分析;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7-0036-02
一、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及作用
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创新的前沿,教育信息化是促进职业教育适应社会发展、促进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徑,破解职教发展困境,实现教育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
通过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此提高院校师生员工的信息技术职业素养,进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信息化高效优势,再造管理流程,提升校园文化生活品质,引领学校现代化发展,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信息化支撑和保障。
二、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当前信息化建设的范畴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校园网络建设,涉及范围广泛,根据使用领域可以分为内部运行管理服务信息化和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两大方面。我院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院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方面主要有热情不高,缺少条件保障,应用效果不理想。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思维方式始终无法切实地将信息化作为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在经费投入上,普遍存在注重前期的资金投入,对后期维护、信息资源建设、数据挖掘的投入不足。
(二)硬件建设投入不足,缺少规划
1.校园网络建设缺乏整体和统一的规划。和其他学校一样,我院校园网络建设也是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而逐步完善的,共经历了三次(初建、扩容、新校区建设扩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建设,最终实现了全校的有线网络覆盖。以升级为主的校园网建设模式虽然在容量上和规模上不断地适应新的变化,但无法彻底解决一些历史问题和设计缺陷,对一些新技术的引入留有一定的后患,校园网建设的整体性较差。
2.资源建设相对滞后。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服务器和存储资源匮乏、技术落后与日益增长的应用和业务之间矛盾突出,产生一些问题:
(1)缺乏整体规划,采用“一机一应用”的建设主流方式。这种建设方式直接导致服务器的数量多,品牌多,性能指标参差不齐,对机房空间需求不断增大,机柜、配电、综合布线、散热、消防等配套设施增添改造困难,运营和维护成本高,设备的利用率低,其中部分业务仅为特定时间点的短暂使用,其余时间则设备闲置。
(2)规模增大和难度不断加大,很难做到集中管理,管理的复杂度、人力成本增大。
(3)关键的应用系统未实现冗余配置和必要的业务备份,带来了数据和事务管理层面的风险。
(4)服务器独立,操作系统各异,突发事件带来的业务中断后的系统恢复周期长。
面对日益凸显的问题,云计算机、云存储、虚拟化等新技术虽然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但由于职业院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重视程度、决策准确性及资金上投入不足和对部分投资的“吝惜”很难彻底解决或者建设周期太长。
(三)软件建设杂乱,应用效果不理想
1.缺少统一协调规划,信息孤岛多。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建设步调、建设标准不一致,数据不能共享,信息不能沟通。一些部门如教务、财务、招就处、国资等部门建设了一定量的业务系统,但这些协同互相独立,缺少统一应用平台,信息孤岛现象日益严重。由于各项应用的入口不统一,界面不统一,认证方式也各异,使得师生陷入用户名和密码堆中,也使得管理维护的成本过高。
2.缺乏统一的开发技术标准,管理维护不易。不同应用系统开发技术千差万别(ASP、.NET、JAVA、PHP、C++等),都有独立的一套认证和用户管理机制,且多数软件文档资料不全,安全漏洞多,不能统一有效管理。有些用户离开学院以后,仍然能登录校内的一些业务系统,造成管理上的漏洞和不安全因素。
3.未建设数据中心,数据难共享。缺少学院数据中心,各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类型各异,来源不一,缺乏共享机制,导致大多数可共享的数据重复录入,数据冗余且更新不一致、不及时,不能为决策提供依据。各应用系统强调专用性、特殊性,仅服务于所属部门的一套软件,缺乏协同工作能力,,也缺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能力。数据手工操作明显,大量数据重复输入、传送、检索等重复劳动工作,数据准确性和同步难以保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效率低下、环节繁琐、管理混乱。
4.应用系统建多用少。用户使用信息化技术的积极性和水平较低,突出表现为各系统“建多用少”,特别是学生利用教学资源学习偏少,利用率低。数据更新慢,缺少学院层面的措施来推动各系统的使用,更缺少系统维护人员。
(四)信息化人才短缺,信息素养有待提高
信息技术更新速度快,因此只有资源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才能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合理高效的利用。目前,我院信息化管理人才的知识更新速度还有待提升,还需要一批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高技术人才担任维护和更新系统、管理各种软件的集成和开发的人才,而我院中专门的人员设置很少,仅仅是维护日常网络的工作人员,没有真正实现信息技术的更新和普及。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参差不齐,信息技术应用范围比较狭窄,整体还处于简单的基础性应用,如PPT、网络课程,缺少如教学视频影像制作、虚拟实训环境建设、多媒体制作工具(视频、音频、动画)高级应用等,导致大量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教学成果、科研成果,限制了学科的发展、学生的学习。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一是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很深,接受新观念和方法需要一定的时间,二是学校缺少专业化技术队伍为教师服务,信息技术的应用只能靠教师自身去探索。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分析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9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