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消费者日益青睐“营养丰富、口感好、無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所以对粮食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粮食储藏中使用化学药剂已受到严格的限制,绿色储粮已成为储粮工作者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绿色储粮技术主要包括低温储粮、气调储粮、机械通风、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
[关 键 词] 绿色储粮;低温储粮;气调储粮;物理防治;生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 S37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7-0142-02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作为特殊商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粮食的生产过程具有季节性和不稳定性,而其消费具有常年性和连续性,这就决定了粮食必须要有一定的储备。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说法。明成祖朱元璋提出“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以及毛泽东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足以说明粮食储备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吃饭不仅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更追求食用品质,,广大消费者日益青睐“营养丰富、口感好、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所以对粮食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绿色储粮工程,保证粮食品质,是粮食储藏行业的当务之急。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健康的体现,人类的追求。何为绿色储粮,《粮食大辞典》是这么定义的:“以粮堆生态系统为基础,采用特定的储藏技术,使粮食在储藏过程中保持安全、无污染、优质、营养的储粮方式。”世界粮农组织要求各成员国在21世纪逐渐减少直至全面禁止在粮食储藏过程中使用化学药剂,提倡开展绿色储粮,减少化学药剂对储粮和环境的污染,以达到最大限度地保持粮食品质,满足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日益增长需求。所以粮食的储藏方法应向低温、气调、物理和生物综合防治等绿色储藏方向发展。
一、低温储粮技术
温度是影响粮食储藏的一个重要因素,低温储粮技术是指粮食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虫霉不能正常发育、粮食呼吸缓慢、保鲜粮食品质和避免虫霉危害的一种储藏技术。有关实验表明,如果平均粮温控制在15℃以下,抑制粮食呼吸,减少粮食干物质损失,有效延缓粮食陈化,确保粮油食品的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同时也能够抑制害虫和微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粮食温度低于8℃时,大多数害虫便会处于麻痹状态,而一旦粮食温度低于-4℃,则大多数害虫会冻死。低温储粮技术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最为安全、可靠、合理、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储粮保鲜技术,是其他储藏技术所无法比拟的,是我们今后粮食储藏工作中一项有发展前途的技术措施。
低温储粮技术体系应包括自然低温、机械通风低温和机械制冷低温储粮三项主要技术措施,同时也包括改造仓房增强隔热保温效果为重点的配套技术措施。
(一)自然低温
粮食的导热性差,利用这一特点,选择粮食在自然低温的季节入仓,特别是北方,冬季寒冷季节入仓,然后密闭压盖的方式,能长时间保持低温状态,粮情较为稳定。有通风管道的仓库同时配合机械通风,效果会更好。如无通风管道的仓库,可以采取打开窗门、翻动粮面、扒沟、挖塘等方法冷却粮食,保持粮食低温。这种方法成本低,但受环境气候的限制,在夏季高温季节不能
使用。
(二)机械制冷
在夏季高温季节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包括制冷机,空调,谷物冷却机。配合采用仓顶喷水、安装遮阳网、粮面压盖保温材料等综合措施降低仓温和粮温,或准低温储粮。但是这样做能耗大,运行费用高。从经济角度来说,增加了储粮企业的负担。
(三)太阳能制冷
太阳能是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资源,它不受地域和季节的限制,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今天,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夏季高温季节,太阳能制冷,更能发挥作用,满足“高质量、高效益、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储粮要求,有望代替制冷机、空调、谷物冷却机,成为主要的制冷设备。目前,国家非常重视这项技术的开发。
二、气调储粮技术
粮堆中的气体成分是影响粮食储藏的一个重要因素,气调储粮技术是通过各种调节方式改变密封粮堆中的气体成分,得到不同于正常大气组成的调节气体(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比例),从而导致害虫死亡,抑制霉菌繁殖,并控制粮食的旺盛呼吸作用,从而达到保持粮食品质,确保粮食安全的目的。研究证明,当粮堆中氧气浓度降到2%左右,或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40%~60%或氮气浓度达到98%时,能使粮堆中绝大多数储粮害虫死亡,好氧霉菌可受到抑制,粮食自身呼吸强度也会明显降低。目前在我国应用较成熟的气调储粮技术是充二氧化碳气调储粮、充氮气调储粮。
(一)充二氧化碳气调储粮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对二氧化碳气调储粮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该技术不使用化学药剂,没有化学残留问题,很受社会欢迎。实验表明:二氧化碳的杀虫效果、对霉菌的抑制作用和储粮品质的影响等方面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但由于它对气密性条件的要求非常严格,而且二氧化碳气源需要经过复杂的渠道或较复杂的工艺设备才能获得,运行成本高,保管费用达到吨粮2.27元。2005年以后,随着二氧化碳商品价格的上涨,该技术发展缓慢,推广应用受到限制。
(二)充氮气调储粮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占78.08%),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对大气无污染,对工作人员无伤害。该技术采用特制的设备从空气中分离出氮气,利用输送管道输送到密闭性能达标的粮仓内部,置换出粮堆中的氧气,营造出一个高浓度氮气的环境,该环境能杀虫抑菌,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延缓粮食陈化,确保储粮安全。实验表明:氮气储粮对温度、水分没有明显影响,粮食呼吸作用减弱,新陈代谢缓慢,粮食色泽、气味、营养、蒸煮、食用等品质保持良好。由于氮气的气源直接来源于空气分离所得到,制氮设备及充氮作业相对简单,为充氮储粮技术降低了成本,吨粮电费为每吨0.80元,略高于每吨0.73元的熏蒸费用,价格低廉,经济效益好。但气调储粮技术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仓房气密性改造和粮堆密封技术措施。所以要想推广充氮气调储粮技术,前期投入相对较高,各地政府和仓储企业要高度重视,才能得到普遍推广。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提倡“绿色储粮”,保证食品安全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9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