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发送到桌面 | 新课程征稿函下载 | 万方网查重

  • 新课程主页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目录
  • 刊号信息
  • 万方网查重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征稿启事
  •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 新课程杂志下半年版面收稿中
  • 《新课程》杂志2021年全年目录汇总
  • 2021年全年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知网收录页面截图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网址是什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调整为两个版起发
  • 2018年《新课程》杂志调整为只安排整版论
  • 《新课程》杂志刊号、《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投稿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正文

有效整合从优化设计开始

2017-03-25  |  所属栏目: 来稿选登  |  阅读次数: 

  摘 要: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教学的有效整合应该从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开始,素材删繁就简,精心选择是优化设计的前提;过程错落有致,精当安排是优化设计的关键;细节再三反思,精细修改是优化设计的重要途径。这样,整合就一定会恰到好处,就一定会发挥信息技术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实效有效教学、高效教学。
  关键词:优化设计;有效整合;例谈
  进入新课改后,一线的品德教师都有这样一种强烈的感受:离开现代教育技术,品德课根本无法上好。的确,现代教育技术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生动直观的图文界面以及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冲破传统的品德教学语言说教的教学模式,赢得了广大品德教师的青睐,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需要完善。
  一、素材:删繁就简,精心选择——优化设计的前提
  品德课在教学设计时,我们要善于删繁就简,依据目标、学情筛选最为实用、最有价值的素材。
  如,《不平静的世界》一课,是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大部分学生都缺乏相关历史知识的储备,这些历史内容的出现,让学生觉得陌生,,因此不可避免地造成学习困难。有一位老师设计时选“联合国总部摆放的两尊塑像”这个材料引出课题,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录像、斯大林格勒战役录像、二战卷入国的地图”这些材料引导学生走进第一二次世界大战;而另一位老师则选“和平年代儿童的天真笑脸”“战争的悲惨儿童”这两个材料引出课题,选“战争中人们的生活状况视频”引导学生走进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相比而言,第二个老师选的媒体素材就比第一个老师选的素材好。他以学生的同龄人“儿童”作为本课教学的切入点展开教学,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战争的距离。
  二、过程:错落有致,精当安排——优化设计的关键
  1.適时适度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突破了文本信息的局限性,使许多知识、情节能够直观化、形象化。但是,在教学设计时,我们不能在每一个环节都用多媒体,使用过于频繁,一节课就会变成课件的演示课。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炎黄子孙》一课时,导入环节为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直观感知黄色人种与其他世界人种的不同点,他运用了“不同人种的小朋友”的图片课件;为了让学生了解炎黄子孙的传说,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他用了“炎黄子孙的传说”录音;为了加深学生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激发他们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他运用了“我是华人我自豪”系列图片课件,有乒乓皇后邓亚萍,有文学家冰心奶奶,还有著名钢琴家等。一节课上,他没有频繁使用课件,一共只那么三次,但是这三次,或激发兴趣,直观感知,或跨越时空,了解上下五千年先人的创造与智慧,或加深体验,激发情感,媒体运用真可谓适时适度,恰到好处。
  2.动静相宜
  一节课中,我们所选用的媒体素材是较为丰富的,形式也不一样,有文本的,有图片的,有录音,也有视频,在设计时,我们要充分考虑不同素材的不同特点,把素材的特点与学生情感发展的主线相结合,做到动静相宜。
  如,有位老师在教学《我们的国粹》一课时,第一次试教时,他让学生看京剧表演猜故事内容,共安排了空城计、铡美案、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个小故事。每个故事就是一段京剧,在听第一个故事的时候,学生还是挺专注的,可到第二个,第三个,就有点厌烦了。不要说学生,听课老师也觉得拖沓。于是我们建议他进行修改,第一个故事以视频的形式播放让学生听,第二个、第三个故事就以图片形式让学生观察。这样动静搭配,学生的兴趣就一直不减,学得还很起劲,课堂节奏明显加快。
  三、细节:再三反思,精细修改——优化设计的重要途径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只有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完善,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走向真正的高效。因此,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对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体验进行反思,这其中也包括对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反思:整堂课下来,课件使用的效果如何?是否达到目标了?有什么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存在哪些细节没处理好?其次,也可以借助其他教师对自身教学的评价进行反思,客观冷静地分析、审视自己的教学。这种自我情感体验的反思,能促使教师对教学设计存在的细节性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实现再次教学最优化。
  如,教学《我们的国粹——京剧》一课,老师在教学“京剧道具”这一板块时,选用了一个“操着京腔,净角拿着马鞭出场”的课件播给学生看,看了之后,老师让学生也学着做一做。但看着容易做起来难,学生怎么做都出不来效果。课后,老师反思后对这一环节进行了修改,分几步走:(1)播放课件感知;(2)教师示范做骑马的动作;(3)学生跟着老师做一做;(4)再次播放课件,合着音乐一起做;(5)评一评,做得最好的,奖励京剧小书签。这么一改,再次执教时,效果就出来了,学生做得有模有样,课件的感受作用、示范作用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教学的有效整合,从设计开始,精心选择素材,精当安排过程,注重细节的反思与优化,那么整合就一定会恰到好处,就一定会发挥信息技术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实现有效教学、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刘党生.教学设计是整合的灵魂[J].信息技术教育,2006(5).
  [2]刘冬辉.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学电教,2005(9).
  [3]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4]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孔维宏.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3(5).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有效整合从优化设计开始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9655.html

新课程杂志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6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5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1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1期作者目录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6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5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4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3期目录

其他人正在浏览

  • 《新课程》《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字数和出刊时
  • 现代职业教育期刊简介投稿须知
  • 首届“丹青少年中国书画大赛”延期通知
  • 《新课程学习》是省级期刊还是?知网收录吗?
  • 新课程杂志论文借鉴率要求
  • 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主办期刊现代职业教育杂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上旬中旬下旬安排方向
  • 山西省教育厅行政许可(审批)制度

最新文章

  • 浅析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与人文化建设
  •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创新服务延伸探索
  • 大数据时代的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 基于电子政务环境下高校档案利用服务的创新研
  • 图书资料如何做好动态管理
  • 高校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的意义与有效措施
  • 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 城市低保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初探
  • 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并存的必要性初探
  • 职业技术学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建设工作探析
  • 论如何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 浅谈应用科学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 定格动画电影的材料应用形态研究
  • 柏格森时间观念认识论意义及其对意识流小说影
  • 新时代下博物馆展览延伸探究
  • 网络信息如何在图书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路径探析
  • 论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 关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新课程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官网 | 新课程杂志征稿函
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在线投稿 | 万方网论文检测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征稿函 | sitemap

Copyright © 2025 新课程杂志社 www.xinkecheng.cn

  • 征稿进度
  • 投稿须知
  •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