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以前,我们在歌唱教学活动中也是按照练声—教师范唱—幼儿学习歌词—学习歌曲—结束这样的模式进行的,大家总有一个共同的说法是孩子们在第一课时学唱歌时,都不怎么会唱,似乎对唱歌不感兴趣。作为教师,我们要有反思能力,当孩子不喜欢,学习效果不佳时,就应该考虑我们在教唱的过程中是否让孩子喜欢学、愿意学。多数教师在歌唱活动设计与组织中缺乏游戏性和趣味性,采用的是模仿学习的方法,单一而机械地教幼儿用跟唱的形式学唱歌曲,每次活动只按一教时完成,幼儿缺乏感知感受的过程。美国教师约翰·马丁·费尔拉班德来中国讲学时,曾提出应该关注儿童在自然游戏中的歌唱学习方式。如果在教唱过程中,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情景中,玩着游戏掌握歌曲,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的愉快氛围中,一定会喜欢上唱歌。游戏的方式很多,教师可以对歌曲素材进行挖掘、分析和处理,再进行设计,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有趣味的游戏。笔者结合实践,认为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借鉴:
一、借助卡片、图谱等方式,辅助孩子理解、记忆歌词
(一)“翻卡片”游戏,理解歌词,感受歌曲问答的特点
1.玩卡片,学习方言
以中班歌曲《金色的太阳》为例,首先出示不同颜色的太阳图案卡片,有节奏地感受歌词内容。在找卡片的游戏过程中,丰富漳平方言:金色太阳(gin xi li tɑo)
2.翻卡片,找太阳游戏,感受歌曲的问答特点
四张画有太阳的卡片:金色太阳、红色太阳、黄色太阳、绿色太阳等,面朝下,教师边问边随意给四张卡片换位置:“噢~金色太阳在哪里?”停下来,小朋友指其中一张,师翻开,不是就说:“它不在这里。”教师继续边问边换卡片:“噢金色太阳在哪里?”师翻出金色太阳的卡片,孩子们就一起回答:“这里这里在这里。”
(二)借助图谱图示,自主学习
幼儿的思维直观形象,图谱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利用图谱可以把歌词变成幼儿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形象,能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1.借助图谱,解决歌词量大的问题
以歌曲《可爱颂》为例,该歌词量大,分ABC三段,通过图谱解决了这一难点。孩子们通过形象直观的图谱,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帮助幼儿快速记忆歌词。
2.借助图谱,突破重、难点
以小班方言歌曲《小手爬》为例,该首歌曲有一个难点,有两句上行、下行的歌词都是“爬呀爬呀爬呀爬”,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重复的“爬呀爬呀爬呀爬”,我设置了图谱,以阶梯表示爬了几次,通过“宝宝爬”的图来表示一个爬,感叹号表示“呀”爬一层阶梯就唱一个“爬呀”最后的一个只有“爬”所以宝宝图的后面少了一个感叹号,孩子们看到形象的图谱,能清晰直观地感知要唱几个爬。通过上阶梯表示上行音,下阶梯表示下行音,有了图谱的提示作用,重难点轻松突破。
二、结合幼儿同伴间的互动游戏,快乐轻松学唱歌曲
(一)“找朋友”游戏,完整学唱歌曲
以中班歌曲《金色的太阳》为例:游戏中,把金色、红色等太阳卡片藏在小朋友的腿上,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边走边唱:“噢~金色太阳在哪里?”走到某个小朋友面前,看看卡片,不是金色卡片,就唱:“它不在这里。”接着再边走边唱:“噢~金色太阳在哪里?”拿着金色太阳卡片的幼儿跳起来唱:“这里这里在这里!”接着老师继续与幼儿一起循环游戏,引导幼儿在反复倾听与游戏练习中学习歌曲。
(二)创设情境,游戏教唱
依据歌词大意,创编故事引起幼儿兴趣,让孩子在游戏中不仅会喜欢唱歌,同时还能在游戏中体验音量大小的变化,以歌曲《找毽子》为例,开始环节,教师以故事形式引入:豆豆有个心爱的毽子,五颜六色非常漂亮,午睡的时候,小朋友们悄悄地把它藏起来,豆豆找呀找呀,大家看他急得那个样子,都不告诉他。歌词:豆豆丢了一个毽子,我们把它藏起来,看他急得那个样子,我们不要告诉他。孩子们掌握了歌词后,老师带着孩子一起玩游戏,请一个小朋友当豆豆,到外面去,其他的小朋友把彩色毽子藏到秘密的地方,等这个豆豆进来找毽子时,孩子们就唱这首歌,当豆豆越来越靠近毽子所藏的位置时,唱歌的声音就越来越小,当豆豆离目标越来越远,唱歌的音量就越来越大,音量的大小可以提示豆豆确定目标的位置,孩子们在提示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唱这首歌曲。
三、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适宜的游戏激发幼儿唱歌的兴趣
小班幼儿年龄小,可以根据歌曲创设相应的情景表演,以此吸引幼儿的兴趣。以小班歌曲《小猫钓鱼》为例,这首歌曲旋律轻快、朗朗上口,歌词部分有唱有说,趣味性强,适合孩子们进行表演。教师可以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整个钓鱼的情景表演贯穿于整个活动,激起幼儿兴趣。可以通过生动的歌舞表演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在说唱环节中,融入漳平方言“钓上来”(diɑo jiong lai);小猫钓鱼时,教师扮演小猫,拿着鱼竿跟着节奏挥动鱼竿去钓鱼,说唱部分“一条鱼 钓上来,,两条鱼 钓上来,三条四条 钓上来,五条鱼 钓上来。”小猫拿着钓鱼竿,钓到哪条鱼,哪个宝宝就来到“小猫”的身后,拉着“小猫”的衣服,跟着“小猫”回家。小猫钓鱼时,小朋友要跟着一起唱歌,一起数小猫钓了几条鱼。接下来,可以请小朋友来当小猫,活动以情景表演的方式吸引幼儿的兴趣,用小猫钓鱼的游戏情节贯穿始终,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孩子们通过一遍遍的游戏巩固对歌曲的掌握,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乐、玩中发展。
大班孩子已有初步的挑战、竞争意识,能激起幼儿挑战意识,体现自我价值的游戏,都能引起大班孩子的共鸣。如:大班歌曲《可爱颂》,以故事引入:森林里的老巫师施了魔法,让小矮人失去快乐,国王很着急,请了小精灵拿起魔法棒在空中转一圈,念出了神秘的咒语。小矮人们又重新找回了快乐。你想知道神秘的咒语是什么吗?说完,教师清唱歌曲,问孩子们:“你们听到的咒语是什么?”孩子们对说唱部分更感兴趣,能很快回答出老师的问题。师引导幼儿记住咒语(歌词)的过程中渗透了健康领域,如:你们想知道小精灵用咒语都变出了什么东西让小矮人再次开心起来了吗?答案就藏在这些魔法棒的后面,歌曲结束后谁想来翻翻看?如果选号软件选到了你,请你说出一句你听到的神秘咒语。接着教师演唱,由于使用的是选号软件,每位幼儿都很可能被叫到,因此每位孩子都很认真地带着任务倾听,选号选到几号,那个小朋友就站起来回答出咒语(听出一句歌词),回答出来的小朋友,可以玩“翻牌子”游戏,翻出的牌子里就是让小矮人变快乐的一些方法:看书,旅游,听音乐,锻炼身体等。活动中,选用了选号软件,由于每个人都有被抽到回答的可能,因此每个孩子都很认真地倾听,充分调动了孩子倾听的兴趣。会倾听就解决了歌词这一难点,再配合图谱进行教唱,歌词量大这一难点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孩子们在一次次的挑战过程中学会了唱这首歌曲,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心。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游戏唱法快乐学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9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