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不断提升,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全民教育的不断推进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然而当人们享受高等教育事业成就的同时不得不关注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说,虽然我国高校已经实施了一系列的资助政策,从实效角度来看,现有的资助政策确实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资助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所以采取长期有效的资助措施解决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围绕新形势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研究,希望能够为高职院校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质量夯实基础。
[关 键 词] 新形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问题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34-0168-02
随着全民教育的不断推进,在校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随之增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入学问题成为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话题。据相关资料显示,现阶段我国高校在校生有2300多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的20%以上,而家庭特别困难学生占在校生10%以上。为了保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的合法权益,让他们能够像其他学生一样进入高等学校接受教育,国家和政府想方设法,多措并举,制定了资助政策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保障。
然而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资助体系仍有不完善的地方,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偏窄、资助标准偏低的问题比较突出,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一件大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必须引起重视。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缺乏合理的机制
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利用认定标准衡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为市场经济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并不存在一个稳定的“经济困难值”。虽然现阶段国家政府以及地方政府,在充分考虑区域实际经济情况的基础上相继出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办法,但是认定程序没有具体的实施细节,每个学校情况又有不同,所以认定工作的开展各式各样,进而引发一些矛盾和冲突。例如,大多数高校判定学生是否家庭经济困难,依据都是学生入学时提供的、由家庭所在地的村委会或者是街道办事处等部门提供的家庭收入证明,证明上所载信息的真实、有效性值得思考。
(二)资助政策、制度完善性不够
第一,虽然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进行了规定,然而由于资助工作程序复杂,涉及部门众多,因而资助銜接不顺畅问题时有发生,继而影响了资助政策的落实质量。第二,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制度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学生在享受教育资源方面还不公平。这体现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资助的权利以及所应承担的义务不对等,在我国现有的资助体系中存在着大量无偿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了助学的权利,却没有履行相应的义务,坐、等、靠现象非常严重,违背了权利和义务对等这一基本的法律公平原则。第三,不同院校的资助标准以及资助执行情况存在差异,加之学校方面不可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极易导致资助工作出现过度资助、平均资助等问题。
(三)社会影响力不够、参与力量不足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系统性工程,仅仅依赖国家和高校是不可能实现精准资助的,必须积极构建社会合力,才能更好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虽然现阶段国家政府已经明确了构建社会合力的重要性,但是在树立助学帮困社会风气方面的政策扶持还远远不够。由于社会各方未能正确认识捐资助学的重要性,社会合力难以有效形成,国家方面的资助形式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问题。
(四)精神资助体系不完善
大学生本来就承受着学习压力以及较大的就业压力,而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还需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据研究资料显示,经济压力已经成为现阶段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心理健康程度远低于普通学生。现阶段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只注重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经济资助,却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帮扶重视不够。很多高校学生在接受家庭经济困难资助之后,虽然减轻了他们的经济压力,但是却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极易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疾病。因此,从实施效果上面来看,资助工作并没有让学生满意。
二、新形势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构建策略
新形势下,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国家、高校、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需要积极配合,只有如此,才能够有效促进我国教育发展,弥补教育差距。
(一)提高资助工作者的素质
资助工作者是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资助手续的人员,其素质会影响其工作(贫困资助政策的实施、贫困生资格的审查、申请等)质量。基于此,全面提高资助者素质有助于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成效。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制定相关激励制度,多提供机会让资助工作者出去学习,定期对资助工作者进行培训,确保资助工作者了解资助工作的流程,熟悉资助相关的文件,严格根据政策规定并落实到位。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资助工作者甄别学生档案信息的能力,强化资助工作者的沟通交流能力,确保资助者能够核实被资助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落实科学资助。更重要的是,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不仅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项爱心活,资助工作者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以外,还需要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要心怀公平心与责任心,将爱心真正传递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关怀。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新形势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9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