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职教育要不断创新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评价体系、考核方式等,全方位推进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及模式探索。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对接模式;试点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1-0083-01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建设是轻纺化工分院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建设的重要问题,分院坚持统筹协调,发布实施,重点突破,务求时效的原则,把构建分院特色现代学徒制制度,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目标,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2016年分院拿出食品营养检测151班作为全院试点班级,该班42名学生有幸成为参与现代学徒制实验人员。学员被分成两部分:15名学生进驻阳光风趣食品有限公司;其他27名学生进驻旺旺食品有限公司。一个私有企业,,一个合资企业。2016年7月4日和7月13日分别进驻这两家企业,开始了为期半年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一、推进教育机制创新,实现五个对接
现代职业教育机制的创新,必须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的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引入正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上建立和完善起来的。
二、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提升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在现代学徒制试点实践的过程中,企业、学校共同主动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有利于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使培养的人才有目标、有方向、有针对性。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高精尖技术人才的培养。而现代学徒制很好地实现了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的结合,工作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的结合,现代学徒制是实现高职教育功能定位和培养高精尖人才最有效的模式,因而也是最有活力、最具挑战、最有前途的。比较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大体有5个方面的不同:
三、现代学徒制试点思考与困惑
截至2016年12底,为期6个月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已经结束了,虽然并没有完全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但也看到了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带给我们的变化。首先,企业给学生提供了学习技能的场所,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奠定了基础;学生通过学习技术为企业创造财富,并获得相应报酬,是双赢的结果。其次,工学结合的学习方式很好地體现了高职教育中现代学徒制理论学习加工厂实践的学习特点。再次,教师去企业跟踪学生学习的方式,是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学生的新型模式,即理论加实践的模式,很好地契合了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通过带学生,践行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教师团队与企业、学生协调水平迅速提高,为教师的日后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丰富的企业带班经验。取得成果的同时也有不足。主要体现在:首先,半年下来学生积极性并不高,甚至脱岗,究其原因是报酬低、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没有节假日,这些情况都是客观存在的。其次,人文关怀工作不够,学生在做学徒的过程中,一些企业不平等的报酬导致学生认为自己正逐步演变为企业赚钱的工具,过大的劳动强度、过长的劳动时间导致学生身心疲惫。再次,应保持学校和企业的密切沟通,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也导致学生心理失衡,一些学生认为自己是廉价劳动力,没有主人翁意识。如何化解这些问题都是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孙立家.职业教育的主要教育形式——艺徒制[J].职业技术教育,2007(7):72-75.
[2]朱敏成.论现代学徒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1).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高职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带来的困惑与思考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9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