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心理资本的积极作用已在职场得到广泛证明,但是对于学生群体尚未得到研究者的足够重视。以大学生新生为对象,通过追踪调查的方式检验了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其入校初期适应性的影响。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心理资本对本科新生大学适应性具有正向影响;(2)事务型心理资本对大学适应性的预测作用强于人际型心理资本;(3)心理资本对大学依附性的影响最大,但对个人情绪适应性的影响并未体现。
[关 键 词] 心理资本;本科新生;大学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1-0084-02
一、引言
心理资本是指人的积极心理状态,具有可测量性、可无限开发性和能够管理等特性(Luthans F, 2004)。柯江林(2009)结合国内外已有的有关心理资本的研究,并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发现心理资本有二阶双因素结构:事务型心理资本(自信勇敢、乐观希望、奋发进取与坚韧顽强)与人际型心理资本(包容宽恕、尊敬礼让、谦虚诚稳与感恩奉献)。目前有关心理资本的研究多围绕心理资本对组织中领导和员工工作绩效、工作态度的影响(Luthans,,2007)。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心理资本也逐渐引起了教育界的注意,人们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及其作用,相应的研究层出不穷。
对于大学适应性,国内外目前没有准确的定义,有的学者从单一角度如学习适应性考虑,有的从整体适应性把握。不过,应用较多且比较权威的是Baker & Siryk编制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将大学适应性分为学习适应性、社会适应性、个人—情绪适应性、对大学依附性四个维度。Credé&Niehorster(2012)在对大学适应性的研究综述中指出,SACQ是使用最广泛的大学适应性分类方法。
以往对影响大学适应性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学校规模、先前成就、大学体验、自我效能感、个性特质、外界支持、家庭关系等因素对大学适应性存在影响(Credé&Niehorster,2012)。可以发现,心理因素是大学适应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不过目前,心理资本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变量,鲜有从心理资本的角度对大学适应性进行研究,并且缺少可靠的实证分析,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事实上,事务型心理资本、人际型心理资本分别指个体面对“事务”“人际关系”时可以采取的积极态度,有利于更加乐观向上地面对大学生活,更好地与同学、老师交往,这些均应当有利于大学适应。因此,本文拟采用他评、追踪的方法获得数据,实证研究心理资本对大学适应性的影响,并提出以下假设:(1)事务型心理资本对本科新生大学适应性有积极影响;(2)人际型心理资本对本科新生大学适应性具有预测作用;(3)心理资本对大学适应性有积极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样本
所有问卷均在北京师范大学发放。有效样本71份中,男生占21.3%,女生占78.7%。心理资本的数据通过他评获得。问卷于被试大一入学后发出。1名被试由2名同寝室同学评价。共发出问卷552份,即276对,回收后可2位他评228对,共有有效样本139个。
(二)測量工具
心理资本采用柯江林等(2009)开发的中国本土心理资本短版量表,包括事务型心理资本与人际型心理资本两个因素。大学适应性以Baker&Siryk(1999)编制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为基础,原量表有四个维度,共67个项目。考虑到被试答题量,从中每个维度选择载荷高的5题,其内部一致性信度达到0.631。
三、研究结果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表1为研究变量的均值、标准差与Pearson相关系数。各变量均值与标准差无异常情况。从得分来看,大学生的大学适应性和心理资本情况较好,适应性个体的差异也比心理资本大。
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来看,大学适应性与事务型心理资本、人际型心理资本、心理资本总体均在p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本科新生心理资本对其大学适应性的影响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9977.html
本科新生心理资本对其大学适应性的影响
2017-05-21 |
所属栏目: 来稿选登 |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