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名师工作室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产物,已经被普遍认同和推广,基本形成 “政策支持、名师引领、团队合作、共同成长、示范辐射”的教师发展机制。农艺名师工作室在促进教师发展、提升内涵发展、打造农业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发挥名师效能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关 键 词] 名师工作室;内涵发展;效能发挥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1-0176-02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名师工作室在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它是促进教师成长、指导学生学习、加强课题研究、促进课改教改、助推专业建设、指导技能大赛、强化基地建设、促进校企融合、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形式。名师工作室已成为搭建广大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进程、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平台。下面以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職业技术学校农艺名师工作室为例,探讨如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一、农艺名师工作室建设背景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2009年,盐城市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加强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造就一批名教师”,意见要求各学校建立校级名师工作室。2011年农艺名师工作室成立,成为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6个校级名师工作室之一。经过几年的建设,2015年3月,农艺名师工作室被评为盐城市技能大赛领军人才工作室,2015年5月,,农艺名师工作室被遴选为江苏省首批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
二、农艺名师工作室的建设理念
工作室自成立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德技双馨、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确定“研究、提升、培养、创新”的工作理念,坚持“学生成才,教师发展,为农服务”的基本原则,着力建设优秀教师团队,锻造教学精品;营造教学研究氛围,提升教学研究水平;创新大赛科学训练方法,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开展技术研发,服务地方经济。
三、农艺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措施
(一)建立规章制度,强化规范管理
认真学习名师工作室建设目标、建设标准、建设内容和管理办法。加强工作室阵地建设,明确成员职责,制定规章制度、精心组织活动。同时,加强工作室的工作规范化建设,研究激励机制,强化监督功能,加强过程管理,优化评价体系,总结工作经验,力求探索出适合个人和工作室发展,有农业职业教育特色的运行模式。
(二)制定发展规划,加强目标考核
根据省、市名师工作室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结合学校具体工作,并结合盐城市农业生产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并根据成员自身专业特点和特长制订为期三年的个人成长规划。要求成员每年参与或指导技能大赛工作、信息化大赛、微课等比赛;每学年至少上一节示范性公开课;每学年至少主持或参与一项省、市级以上课题研究,完成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或专业论文;每年下企业进园区服务5次以上。对照工作室管理办法,对工作室成员进行年度考核和评优。考核主要从自身建设、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示范引领、服务“三农”等方面进行,考核不合格者调出工作室。
(三)汇聚名师资源,建设优秀团队
盐城市是农业大市,在“互联网+农业”背景下,为顺应智慧农业的发展,名师工作室承担起农业职业院校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实践研究与改革。工作室建设紧紧围绕农业职业学校教育思想的形成、教育理念的更新、实践能力的提高、研究能力的提升、服务能力的增强开展工作,逐步形成“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技能能手—服务能手—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的七级教师梯队。
(四)立足教研教改,提高教学质量
教研教改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在“互联网+”背景下,工作室致力于转变全体成员的教育理念,主动适应我国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的战略,推动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融于教研教改中,实现人才培养市场化、课程内容任务化、方法手段现代化、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思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五)营造科研氛围,提升科研能力
在“互联网+农业”背景下,农艺名师工作室,营造科研氛围。农艺名师工作室成员每人根据自己的专业和任教课程的不同特点,以问题为导向,进行自我诊断,并转化课题研究,通过领衔人和名师的指导,结合农业生产,有针对性地制定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扎实开展课题研究,以课题带动教研与教学,课题成果从逐步积累到稳步推广。
(六)搭建网络平台,实施资源共享
依托学校网站平台和名师工作室专题网站,将名师的师德风范、教学经验、教学资源、科研成果,以及农业新政策、新法规,生产上新品种、新技术、新技能、新方法、新工艺、新设施等信息及时上网,实施资源共享。
四、农艺名师工作室的效能发挥
(一)引领团队促成长
名师工作室通过专家引领、理论学习、专题研究、参与大赛、实践反思等系列活动,团队成员渐渐成长为理论水平高、教学业务精、技能拔尖、创新能力强的优秀农业教育人才,工作室成长为江苏省首批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建成一支师德高尚、治学严谨、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名师队伍。五年的实践表明,农艺名师工作室既促进了名师工作室教师团队自身的专业成长,又带动了学校乃至盐城地区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而带动了全市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立足教改促提高
在“互联网+农业”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从计划、生产、销售、服务、金融各环节改造、优化、升级传统农业产业链,为顺应现代化农业发展,实现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工作室全体成员积极参与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实施“四段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方案,构建了行动导向课程体系,创设实践教学环境,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注重学生职业精神、职业能力的培养,将课堂延伸到田间、大棚,真正体现了“做学教合一”,提高了教学质量高,毕业生对口就业率高。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注重因材施教,积极实施分层教学、小班化教学。成员积极参与学校与金陵科技学院“3+4”中高职衔接项目,为高校培养高技术、高技能型优质生源。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搭建名师成长平台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9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