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优化了课堂结构,变抽象问题形象化;枯燥问题趣味化;复杂问题简单化。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发展的过程,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关键词]:发挥主动性;创新思维;突破难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受到了很多师生的青睐,它不仅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还促进了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的变革。
一、引入多媒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多媒体教学融入了图、文、声、动画等于一体,大大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充分唤起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辅助数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它能使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形象化。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是形象的,利用多媒体,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学效果就能事半功倍,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引入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过程,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如:教学“直线的认识”时,采用动画的方法来演示直线的特征:先显示一段画得较短的直线,然后展示从两头慢慢地向两边延长的动画,把直线无限延长,没有端点,不可度量的特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突破现实的局限,既建立了空间观念,又从中渗透了“无限”的思想。
三、引入多媒体,增大课堂容量、调动学生参与,因才发展个性
多媒体的运用,教师可以展示难度各异的问题让学生解答,可以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展示。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设计了填一填、比一比、想一想等十几道习题,这些习题直观效果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当堂所学的知识。引入多媒体技术,既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又可以节省习题训练,增大课堂教学容量。
总之,引入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能有效地化枯燥为有趣,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突出重点,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多媒体技术是知识传输的有效载体,是实现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措施,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金成梁《小学数学教学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市长安小学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引入多媒体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探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jiaoshi/3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