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精神,是一种很重要的品质。小学三年级有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位教育家请几个小学生做实验,他让这几个小学生各拉一根线,线的一头系着小铁锤,小铁锤放进瓶子里,接着教育家告诉学生:小铁锤代表的是你自己,瓶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然后教育家往瓶子里灌水,他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这时,其中的一个学生对其他学生说:你第一,你第二……这样,学生很顺利地把铁锤从瓶子里提了出来。这个故事很好地告诉了我们合作的重要性:只有相互帮助,听从指挥,向着统一的目标,才能走向成功。这种合作精神可以运用到小组合作学习上。但是,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高效的开展,绝非易事。
我校推进“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模式,我没有什么经验,没有什么理念,正处在东施效颦阶段,下面结合我自己一年以来的摸索谈谈感想。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值得推进之处
1.建立6人学习小组。两优生、两中生、两差生。对原有课桌布局作了相应的调整,同时还制定了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并在教室黑板边上统一制作了课堂学习评价表。我们针对传统教学中以接受式为主的学习方式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将合作性的团体结构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构建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为基本特色的课堂教学结构,通过对小组学习情况的捆绑式评价,引导小组成员建立“合作共赢”的意识,在互助、互教、互学中实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目的。
2.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一个班级四五十名学生,一节课下来有多少人次得到展示表现的机会,课堂基本上是优生的课堂,他们表现的机会多一点,中下生相对少得多,特别是差生,由于对自己缺少自信,不敢举手,不敢大胆地发言。所以一节课下来,可能没有一次表现的机会。致使优生越来越好,差生越来越弱。采用小组合作形式,每一组进行分工合作,有主持人,汇报员、记录员、检查员、监督员等,这些角色实行轮流制,这样学生活动人次多,密度大,人人都有份,所有的学生动起来参与学习。特别是那些平时沉默寡言,不爱展示自我的学困生,也敢说,愿说,会说了。
3.要规范交流展示的日常行为。“我们小组认为”“我们小组有不同意见”“我们小组有补充”“你们小组的看法有道理,但不够全面”“我们小组认为你们的小组说的不对,我们来修正一下”等,让这些成为展示交流的常用语。同时,在一个小组展示汇报的时候,其他小组一定要学会倾听,虚心地听,是对汇报小组的尊重,也是一种学习。当其他小组汇报的内容比较正确、全面时,可以听取后再完善自己小组的答案。当其他小组表述不正确或不全面时,可以表达意见。这样,课堂活跃起来了,效果也真正的好起来。
下面就阅读和作文两方面谈谈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及这种合作学习的好处:
(一)阅读课——《绝招》合作学习片断
(1)合作交流,完成表格。
他们到底都有哪些绝招呢?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在合作小组内讨论、商量好后,再认真填写好桌子上的表格。
比绝招地点人物表演的绝招结果
(2)小组合作交流:小柱子的绝招是怎么练出来的?
(3)小组交流对文中人物的评价。
①你觉得小柱子的做法怎么样?你应该学习他什么特点?(自尊,好强,不服输。)
②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③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
(4)小组合作探究: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者明白了什么道理?
(5)学习小组一起续编故事。
暑假里,天气热得不得了。太阳炙烤着大地,知了在大树上“知了……知了……”叫个不停,小花小草也有气无力地垂着脑袋。在村东头的小河旁,几个孩子又在比绝招啦……
整堂课小组合作贯穿始终,指导学生在评价、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明白: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要练,就练对自己未来发展有用的本领。
(二)作文——评改课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学生来说,自己作文上的毛病有时很难发现,旁人却能一眼看出。而同龄人之间更容易沟通,互相指点容易接受,因此相互批改是有效的。但由于学生能力差异,中下生独自评改作文并非易事,采用小组共评形式,以优带差,让差生在共议中学会如何评改作文。每组学生各负责评改五篇作文,要求小组成员一起共读一篇作文后,由组长组织组员互相讨论,交流意见,共同评出精彩语句和修改之处,激发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发挥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作文的修改真正落到实处。最后小组推荐两篇佳作,在教室里开辟“妙笔生花”,进行展示,展示时连同评语。这不仅能让佳作的作者产生自豪感,还对其他同学是一种激励。同时能看到其他小组的评语,从其他小组那儿得到启发,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和评改能力。当然,还可以各小组之间互相交换评改。各小组的作文水平不均衡,相互交换批改,相互借鉴,提高欣赏水平。
这样每个学生都是 “小老师”,又是被评改的对象,无形中增强了他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消除了学生写作应付了事的做法,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又提高写作水平。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在课堂上确实动了起来,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效果明显,但是在对小组合作学习和小组评价个人方面存在问题。
1.随意性强
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学习小组主持人缺少组织能力,学生如一盘散沙,自由散漫,甚至成为部分学生聊天的时机。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随意性、随机性强。因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不够清楚明白;小组合作学习的次数过于频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充分;没有重视小组交流的过程等。
2.缺乏记载
因没有明确的分工制度,所有的工作都压在组长的身上,组长工作多,难免忽视,因此,一些记录记载不够及时。再加上班主任任教两个班级,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学生,行为没有跟进,指导不到位,导致记载册失效。
3.评价不全面
由于小组合作模式是起步阶段,又缺少专家的指导,我们的评价标准不够成熟,评价体系不够全面,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因采用捆绑式评价,所以评价只重视小组整体,而忽视对个体的评价;只重视合作结果的评价,忽视合作过程的评价。这样不能更好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小组合作 且行且摸索的管理方式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jiaoshi/3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