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物文章,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是常见的,也是小学生经常练笔的文体。它是以某种事物为对象,通过对其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使读者对该事物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在脑海中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进而在思想上获得启迪,从感情上与之产生共鸣。
怎样写好状物文章?归根结底,就是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所谓“特点”,其一,是指事物外在的直观的表象特征,其二,是指事物内在的本质或规律。合而言之,就是该事物与其他事物间的不同之处。而怎样才能抓住事物的特点?以下几点是我长期教学实践的探索。
一、选择恰当的描述对象。
恰当的描述对象,首先应该是自己熟悉的事物。所谓熟悉,就是它与自己有较密切的接触,不仅了解它的外部特证,而且了解它的内在本质,也就是必须做到胸有成竹。例如《燕子》,写燕子的外形:“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力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孩子们对燕子是熟悉的,他们可以从以上描写中抓住燕子外形的特点,并模仿着描写出自己喜爱的其他鸟类,写起来也得心应手。
其次,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事物。这样的文章,选材较为独特,内容比较新颖,具有新鲜感,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喜爱。如《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这段话突出小艇长、窄、深,两头上翘、轻快灵活的特点,非常有特色,可以引导学生以此类推:在现实生活中,有哪种交通工具或玩具、用具等在外形构造上也具有类似别具一格的特点?把它写一写。这样的联系是很有启发性的。
又如《桂林山水》一文,作者写漓江水“静得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写桂林的山“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在作者的笔下,漓江水的“静、清、绿”,桂林山的“奇、秀、险”表现得淋漓尽致,与天下各处名山胜水有着迥然之别。学完这一课,再让学生模仿着写一写门前的小溪,屋后的山峦,或写一写蜿蜒的九龙江,写一写巍峨的紫荆山,一定会有别开生面的感觉。
二、相同的事物学会对比着写。
学生在选材时遇到相同的题材是很经常的,当出现题材“撞车”时,老师应当善于引导学生各自从相同事物上发现彼此不同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观察,写出相同事物的不同个性来。
《白鹅》与《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事物的代表作。前者刻划了白鹅“高傲、架子十足”的特点,后者则刻划了白公鹅“毫无顾忌、耀武扬威”的个性,这两篇文章。让学生对比着读,品味相互间不同的描写方法和语言风格,这对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写作特色是大有稗益的。
三、在观察与分析中发现事物的特点。
事物的特点:主要是通过观察来获得。但在观察的过程中必须进行一些分析和思考。因此分析和思考的角度必须根据文章的中心作出选择。比如,可从物体的外部形态、物体的外部气质、物体的内部特点等方面去分析与思考。例如:《索溪峪的“野”》,作者游览美丽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个字----“野”: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作者写山“野”,描写出山具有“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特点:.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婷婷玉立,则好似‘窈窕淑女’。写水“野”:.索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堵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作者把索溪想像成“野孩子”形象传神地写出了索溪的‘野’给读者留下了活泼、灵动之感.
四、要恰当描述物体所处的环境。
环境是指物体所在的位置、所占的空间、所处的背景等。不少写物的文章都对物体所处的环境进行描写,因为物体不是孤立存在的,必定处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而环境又对物体起一定的烘托作用。所以,恰当描述物体所处的环境,能给读者以完整和深刻的印象。例如:《威尼斯的小艇》一文的开头就介绍“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这样一写,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很深刻。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对物体进行一些环境描写,必须恰当。首先要让所描写的物体有密切联系。其次,要把握环境描写与状物的关系,主次要分明。
五、要写好物体的静态。
写好物体的静态,能使物体的特点形象鲜明,使人如见其物。要写好物体的静态,也就是要写出物体处于静态所显示出来的特点,很重要的是善于分解物体和取好描述的角度。所谓分解,就是把组成物体各部分分解开来,做有顺序的依次观察,发现物体的各部分特征,然后进行归纳。如:“这是一架多么漂亮的小钢琴呀!琴身是粉红色的,上面画着四朵竞相开放的紫、蓝、黄、白牡丹花,这些花在绿叶映衬下是那样的美丽、娇艳。花的四周还用五线谱纺织成五彩带子,钢琴的上部呈波浪型,底部由三条小腿支撑着。多么雅致的小钢琴呀!”这段文字描写了静态中的小钢琴,作者对它分解观察,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小钢琴各部分的特征。
六、要写好物体的动态。
动态,是指事物的变化和行为。无生命的物,在一定的情况下有它的动态。有生命的物更有它的千姿百态。写物体的动态可以与物体静态结合起来写,在具体写作中,可以写静态再写动态,也可以写动态再写静态,使物体处于静态与动态时的特征和谐完整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例如:《威尼斯的小艇》最后一个自然段:“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涌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这一静一动的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衬托出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古城的热闹与静寂与小艇的动与静密切相关。
写物体的动态,通过写物体的变化进行,要注意写得有顺序和连贯,不能颠来倒去,因为物体的变化总是有连贯的。写得有顺序和连贯,才能使文章脉络清楚,事物的形象清晰可见。
总的来说,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还可以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只要我们能给孩子一双观察的眼睛,教他们学会在大千世界中发现万物的奥秘,捕捉事物间细微的变化和区别,他们就一定能写出赏心悦目的好文章来。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龙山中心小学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jiaoshi/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