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 新课程主页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目录
  • 刊号信息
  • 万方网查重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征稿启事
  •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 新课程杂志下半年版面收稿中
  • 《新课程》杂志2021年全年目录汇总
  • 2021年全年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知网收录页面截图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网址是什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调整为两个版起发
  • 2018年《新课程》杂志调整为只安排整版论
  • 《新课程》杂志刊号、《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投稿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新课程来稿 > 正文

试析《故都的秋》的说课案

2014-01-05  |  所属栏目: 新课程来稿  |  阅读次数: 
杨勇胜
【摘要】《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关键词:试析、故都的秋、说课案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让我们随着郁达夫一起去品味故都的秋那独特的韵味
  
一、说教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的-篇课文,该单元主要是散文教学。
  《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
“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      学习并掌握抒情散文的写作特点。
2、      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3、      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由于本文主要描写故都的秋景,以景来抒情,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分析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因为高一的学生鉴赏散文的水平不高,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
感悟景物中所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针对本课的特点,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两个课时,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第一课时
环节1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是(开门见山):对于秋天,有人热情地讴歌,也有人多愁善感,今天就让我们看看郁达夫笔下的秋天又是怎么样子的?
环节2交代写作背景
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动荡,郁达夫为了谋生,转辗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也是整个人生的感受。
交代写作背景,有利于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环节3解说文章标题:
明确:“秋”交代了写景的季节,“故都”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
环节4整体感知
首先,教师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
接着,运用多媒体配乐范读,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然后,请数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请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概括每段的段意,理清文章总分总的结构。
第二课时
 
环节1导入新课检查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温故而知新,保持知识的连贯性)
环节2合作探究
(1) 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故都的秋怎样的特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赏景过程让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比如:对细节理解的不够,对色调把握的不好等,教师要及时的引导,让学生归纳出故都的秋的特点:清、净、悲凉和情景交融的手法。(完成教学重点)
(2)通过分析景物描写,你认为作者对故都的秋,态度如何呢?结合原文,体察作者的内心世界。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
设计此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散文的情和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透过景物我们会能猜测到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难点。(完成教学难点)
  环节3拓展延伸
好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对比阅读刘禹锡的《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环节4课后作业
好处:巩固知识点
你读过哪些描写秋天的诗文?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篇?向同学介绍这些诗文,并就你最喜欢的诗文做简要的赏析。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本板书力图简洁明了、层次清楚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秋院
        秋槐     清、静、悲凉
故都的秋  秋蝉        
         秋雨     眷恋、向往
         秋果
 完成了对郁达夫《故都的秋》的赏析,通过PPT展示和多媒体技术的配合,为授课的进行预设了情境,有利于学生走入课堂、走入文本并全身心投入其中来欣赏这篇美文。本课锻炼了学生的朗读技能,梳理文章脉络的能力,其中的情景交融是本课的讲授重点。课后作业是让学生拓展练习情景交融的手法,学以致用,提高写作技能。不不足之处在于应该把课堂更多的交给学生,拓展学生思维,使学生养成一种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此外,课外拓展也很重要,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要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内学习中萌生通过课外查找资料拓宽知识面的习惯。
作者单位:江西省分宜县第三中学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试析《故都的秋》的说课案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xkc/1079.html

新课程杂志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6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5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1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1期作者目录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6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5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4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3期目录

其他人正在浏览

  • 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主办期刊现代职业教育杂
  • 《新课程》《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字数和出刊时
  • 《新课程学习》是省级期刊还是?知网收录吗?
  • 现代职业教育期刊简介投稿须知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上旬中旬下旬安排方向
  • 新课程杂志论文借鉴率要求
  • 山西省教育厅行政许可(审批)制度
  • 首届“丹青少年中国书画大赛”延期通知

最新文章

  • 浅析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与人文化建设
  •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创新服务延伸探索
  • 大数据时代的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 基于电子政务环境下高校档案利用服务的创新研
  • 图书资料如何做好动态管理
  • 高校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的意义与有效措施
  • 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 城市低保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初探
  • 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并存的必要性初探
  • 职业技术学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建设工作探析
  • 论如何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 浅谈应用科学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 定格动画电影的材料应用形态研究
  • 柏格森时间观念认识论意义及其对意识流小说影
  • 新时代下博物馆展览延伸探究
  • 网络信息如何在图书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路径探析
  • 论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 关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新课程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官网 | 新课程杂志征稿函
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在线投稿 | 万方网论文检测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征稿函 | sitemap

Copyright © 2025 新课程杂志社 www.xinkecheng.cn

  • 征稿进度
  • 投稿须知
  •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