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娟
兴趣和乐趣是一对孪生的姐妹,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是学生学习内在的动力和源泉。有了兴趣就自然也有了乐趣。师者要引导学生,把学生带进快乐的学习港湾,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应试教学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对于学习产生了厌倦,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是一种折磨。与其让学生摇头晃脑地去死记硬背,不如:口、耳、脑、神的结合,要传神,达到思想和精神的愉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真正的喜欢。学习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之后,就会热情高涨,兴致勃勃,尽力思考的场面。例如:“诵读与积累”中有“振臂一呼”这个词,我是这样做的。
师:在这里“振臂一呼”是用来形容谁的?
生:形容郑和的。
师:“呼”什么意思?
生:呼喊。
师:此时,郑和在呼喊什么?
生:启航!
师:谁来表演一下,呼喊的郑和是怎样?
生:(表演,大声呼喊“启航”!)
师:好,非常有气势,声音很大!但是还要进一步加强!
生:表情应该严肃,郑和在下达命令,不要嬉皮笑脸的。
师:好,你表演一下。
生:(表演,认真严肃大声呼喊:“起航”!)
生:还缺少动作。
师:设想非常巧妙,你来试试!
生:(表演,作振臂状,神态严峻地大声喊:“起航”!)
师:同学们,你看我这样行吗?(左右振动手臂)
生:不行,因为指挥大船前进。您得向前挥手。
生:不振臂,因为一点儿气势都没有,不能鼓舞势气。
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就随着教师的思路活起来了,加上肢体的表演,孩子们就像看电影似的,也当一回小“演员”。学生既是演员又是观众,真是过了一把瘾呢!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每一名学生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由被动的老师教,变为学生的自主去学。在讲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练习三的“诵读与积累”中,“振臂一呼”这一词时我也曾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过讲解,也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效果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是大相径庭的。
记得一次在教学语文生字“苦”字时,我给学生出了个谜语:“提起旧社会,两眼泪淋淋,全家十口人,只有草盖身。”然后板书生字“苦”进行讲解:草字头下面是“十”字,下面是“口”字,从而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上的教育,知道了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发掘一个人潜能的最好的工具,是法宝,是良药。多年的教学我深深地认识到:要想发挥每个孩子的聪明才智,更好地学好各科文化知识,只有抓住了这个法宝,孩子们在学习上才有动力,才有用不完的劲儿。所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一定要牢记: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
参考文献: 肖琼;浅析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策略[J];读与写(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11年06期
作者单位:吉林省通榆县苏公坨学校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xkc/3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