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 新课程主页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目录
  • 刊号信息
  • 万方网查重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征稿启事
  •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 新课程杂志下半年版面收稿中
  • 《新课程》杂志2021年全年目录汇总
  • 2021年全年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知网收录页面截图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网址是什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调整为两个版起发
  • 2018年《新课程》杂志调整为只安排整版论
  • 《新课程》杂志刊号、《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投稿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现代职业教育 > 正文

新课程教学中的伊斯兰教“两世并重”学说与佛教“三世因果”学对

2014-08-31  |  所属栏目: 现代职业教育  |  阅读次数: 

一、 伊斯兰教与佛教
伊斯兰(a1一Islam)系阿拉伯语音译,原义为“顺从”、“和平”,指顺从和信仰宇宙独一的最高主宰真主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按照《古兰经》和圣训的规定,穆斯林有六大基本信条,即信真主,信天使,信经典,信后世,信前定。其中信后世是指信“末日审判”和“死后复活”。
佛教源于印度,在中国得以弘扬,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悉达多乔答摩(Siddhar tha Gautama)所创。佛教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自西向东传入我国。释迦摩尼的根本法教,即早期的基本教义是“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
  显而易见的是,伊斯兰教与佛教所产生的社会背景各有不同,有许多自身的特点,甚至存在许多对立面。一、从信仰观念上看,伊斯兰教是彻底的一神教,伊斯兰教的真主作为宇宙唯一的主神,他全知全能而永恒存在,不仅创造世界万物更决定人间祸福;同时,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却否定主宰神的存在。1佛教是佛陀的教育,并不是拜“佛”的宗教,更不是拜神的宗教;二、从宗教组织结构上看,在伊斯兰教中真主是世界的主宰,主宰着人类的吉凶祸福。而在佛教中,“佛”是理智、情感和能力都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佛教在等级观念上只有师徒的差别,没有严格的服从体系。佛教主张人人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三、宗教经典上,穆斯林被称为是“有经之人”,《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基本的经典。而佛教的经典众多,作用也各不相同,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巩固宗教的统治,而是进一步加强对人们的影响,去掉人们的心魔。  
二、 “两世并重”学说及其社会影响
伊斯兰教的两世观是以“前定”为基础的。它是在笃信真主的前提下,信死后复活,信末日审判,信天园火狱之说。它以人的生前行为为根据,以善恶观为准绳,把今世的信教与否、今世所行宗教功修、宗教义务乃至社会行为联系在一起来衡量,作为进入天园或堕入火狱的依据,构成教义的一部分,对穆斯林的人生观以及伊斯兰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伊斯兰教的“两世并重”学说影响了穆斯林们的外部行为。在主观上,穆斯林们因期待后世能进入天园永享幸福生活而恪守教义,善待他人。穆斯林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在末日到来之时,接受真主的审判,得到准许进入天园的资格,在后世永享幸福。其次,伊斯兰教“两世并重”学说也对伊斯兰教教义本身产生影响。伊斯兰教教义宣扬敬主爱人,博爱大同,爱人如己。伊斯兰教反对穆斯林消极处世,但要求穆斯林们应按照伊斯兰教的信仰和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规范自身行为。再次,伊斯兰教的“两世并重”学说客观上有助于维护伊斯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两世并重”学说的影响下,穆斯林在日常生活中用严格的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止恶向善。 
三、 佛教“三世因果”学说及其社会的影响
  在佛教的《因果经》中有四句最具原则性的经文:“欲知前世因,今世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世作者是。”也就是说,你前生种下什么因,今生就受到什么果。今生种下什么因,后世也会得到什么果。世间一切皆有佛法,皆由因缘而生;现世之果,由前世之因而生;前世之果,更由前世之因而生,如此推究下去,因缘不断,无第一因。
佛教初入我国,被视为道术之附庸。魏晋时大乘般若学又被理解为玄学的变种,至南北朝时,才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但时值我国处于分裂割据态,南北学风各有所偏。隋唐时代,中国封建的二次大一统王朝重建,国力雄厚,文化繁荣,佛教进入中国的鼎盛时期。3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佛教渐趋主导。佛教的“三世因果”学说逐渐与传统的伦理道德相结合,深刻的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一方面,经过佛门的净化,信仰佛教的善男信女们摆脱了世俗的功利之争。另一方面,受佛门“还报”之规的影响,当人们极端地追求自身利益或享乐时,往往会顾虑佛经中所说的个人行为所招致的因果报应,于是就会反省和收敛自身行为。佛教还不断的告诫人们:人所有的奋斗和努力都是稍纵即逝的,希望藉此阻止有些人为了个人欲望而为所欲为,防止人们做出损人利己的过分举动。

四、 “两世并重”学说和“三世因果”学说比较分析
  不可否认,伊斯兰教的“两世并重”学说和佛教的“三世因果”学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两者的共同点在于:
一、推进了社会的稳定。“两世并重”学说客观上维护了伊斯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穆斯林在日常生活中用严格的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止恶向善。而佛教的“三世因果”学说也维护了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它挽救了许许多多的迷途之人。宗教与道德秩序的关联中,宗教扮演的是超自然裁判的角色。5它们作为传统道德秩序的一部分而发挥着功能。统治者们往往会借助宗教这一工具来对社会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对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具有推动作用。根据宗教社会学说,宗教和文化的本质相辅相成,并且在许多方面具有互补作用。6伊斯兰教及其“两世并重” 学说构建了穆斯林的两世幸福,极大的丰富了穆斯林们的内心世界以及伊斯兰社会文化。同样,佛教及其“三世因果” 学说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也璀璨无比,与其他文化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儒、道、佛”三教鼎立的文化盛事。

  三、对人的思想和行为都具有极强的约束力。无论是伊斯兰教还是佛教,都在一定程度上号召人们积善行德,乐善好施。唯有行善,才能进入天园或是立地成佛的观念深深植入人们的思想。健全的法律只能制裁犯罪,却不能消除犯罪;良好的制度只能减少导致犯罪的因素,却不能消除实施犯罪的动机。同样,伊斯兰教的“两世并重”学说和佛教的“三世因果”学说也有着极大的不同:

  首先,来源和社会背景不同。“两世并重”学说来自于阿拉伯社会,产生于创教之初,随着队伍的不断壮大,成为伊斯兰教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三世因果”学说起源古印度,在古代中国得以发展和丰富,至今仍作为佛教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存在。可见,两种学说分别依属不同的宗教,同时这两种宗教的产生、形成、发展三个过程也都各有差异。
  其次,社会地位不同。伊斯兰社会是政教合一的社会,伊斯兰教及其“两世并重”学说是伊斯兰世界上层阶级的统治工具。虽然在唐朝佛教也一度作为国家的统治工具,但在现今中国,在这样一个信仰自由的社会中,佛教只能依附于人们的精神生活而存在。
  再次,在空间概念上,伊斯兰教的“两世并重”强调的是今生和后世这两个不同的时空地理概念,而佛教的“三世因果”强调的是前世、今生、后世三个不同的时空地理概念;同时,佛教认为善恶报应循环是可以相互抵消的,而在伊斯兰教中并不存在抵消之说。且佛教的“三世因果”侧重于一个循环的过程,而伊斯兰教的“两世并重”学说没有循环体系,旨在说明今世对后世的重要性。
  最后,两种学说的创新性不同。“三世因果”学说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努力的吸收和借鉴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伦理,不断的充实和发展佛教伦理规范和道德思想。而在伊斯兰教中,“两世并重”学说及其所依属的《古兰经》一直作为阿拉伯社会不可动摇的统治工具而存在,在穆斯林心中的地位也是无可取代的,如此种种,使得“两世并重”学说很难得到与时俱进的发展。 
但任何宗教都有缺陷和局限性,但它们都作为传统道德秩序的一部分二而发挥着功能,只有将宗教的内部张力与社会相协调,才能对社会产生一种积极的作用。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社会影响,如历史上的“十字军东征”所带来的灾难等。爱因斯坦曾坦言:“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瘸子”,所以我们应该对宗教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新课程教学中的伊斯兰教“两世并重”学说与佛教“三世因果”学对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xkcxx/2285.html

新课程杂志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6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5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1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1期作者目录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6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5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4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3期目录

其他人正在浏览

  • 新课程杂志论文借鉴率要求
  • 首届“丹青少年中国书画大赛”延期通知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上旬中旬下旬安排方向
  • 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主办期刊现代职业教育杂
  • 《新课程》《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字数和出刊时
  • 《新课程学习》是省级期刊还是?知网收录吗?
  • 现代职业教育期刊简介投稿须知
  • 山西省教育厅行政许可(审批)制度

最新文章

  • 浅析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与人文化建设
  •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创新服务延伸探索
  • 大数据时代的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 基于电子政务环境下高校档案利用服务的创新研
  • 图书资料如何做好动态管理
  • 高校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的意义与有效措施
  • 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 城市低保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初探
  • 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并存的必要性初探
  • 职业技术学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建设工作探析
  • 论如何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 浅谈应用科学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 定格动画电影的材料应用形态研究
  • 柏格森时间观念认识论意义及其对意识流小说影
  • 新时代下博物馆展览延伸探究
  • 网络信息如何在图书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路径探析
  • 论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 关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新课程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官网 | 新课程杂志征稿函
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在线投稿 | 万方网论文检测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征稿函 | sitemap

Copyright © 2025 新课程杂志社 www.xinkecheng.cn

  • 征稿进度
  • 投稿须知
  •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