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春蕾小学 贾金亭
课程改革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着力营造自主学习情境,让学生不断地进行探究性学习,让信息技术课的学习成为学生进行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问题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的科学精神。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从一个问题情境中开始教学,会让学生充满探究的欲望。如在四年级信息技术计算机绘画教学中,《美丽的天空》一课,展示美丽的天空图画,学生产生问题“这么漂亮的天空是如何画出来的?”进而对天空的绘画产生极大的兴趣。
2、巧设任务,保持探究热情
当教师创设的情境激发起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以后,接下来教师就应该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给学生设计探究任务,使学生保持探究热情,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如在学习幻灯片制作《大熊猫美丽的家——背景效果》一课时,在展示漂亮背景的幻灯片,激起学生设置背景效果的兴趣后,用挑战性的话语“想不想为自己的幻灯片设置漂亮的背景颜色?”巧妙地抛出第一个任务——设置单色背景,在第一个任务完成后,又激励学生“现在我们的幻灯片已经很漂亮了,想不想为自己的幻灯片设置更漂亮的背景效果?”引导学生去探究背景效果的设置方法。
3、合作创新,巩固探究体验
在学生探究学完新知后,给他们创设自由宽松的空间,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充分发挥想象、合作创新,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作品,个性化地完成对知识的巩固。这一环节中,我注意设计多样性、丰富性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如在《美丽的天空》练习中,让学生在天空中画一个独特的太阳,学生画出的太阳形态各异,极富创造性。
4、成果展示,共享探究成果
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对探究成果进行个性展示,在展示中相互评价,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我及时对“成果”进行总结和反馈,及时纠正错误,形成正确的技能技巧,又能通过良好的实践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激励,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信心。
5、畅谈收获,延续探究欲望
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和想法,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技能,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孩子们共享成功和快乐,并保持学生的探究欲望,延续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如学习幻灯片制作《大熊猫的舒适家园——插入图片》时,有的同学说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找到了自信;有的同学表示想学习更多幻灯片制作的知识;有的同学要制作《我爱我家》的幻灯片,把自己和家人介绍给大家。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断践行新课程理念,创造一种师生相互关爱,心灵相互沟通、能够促进师生性情和灵魂交融、催生师生创造性充分发挥的和谐、真诚和温馨的氛围,真正把信息技术课堂打造成为具有生命力的学生的成长现场。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开展“探究性学习” 打造有生命力的信息技术课堂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xkcxx/3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