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感教育已经成为历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大部分历史教师教学观念传统落后,他们往往只注重学生历史知识与技能的发展,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在如今新课改之风深入盛行的大背景下,将情感教育融入高中历史教学中就成为极为迫切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高中历史;情感教育;教材内涵;教学情境
笔者从事高中历史教育事业多年,对融入情感教育的课堂教学也进行了诸多实践和探索,从中得出了一些教学心得和体会。现结合自身实践,对此论题做一番描述和探究。
一、大力挖掘教材内涵,在文本分析中融入情感教育
历史学科中的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并且其中很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它对于学生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确立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我们应充分利用历史学科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历史教学中对教材内涵进行深入挖掘,从而将情感教育融入历史教材的文本分析中。
比如,在学习必修一第六单元中《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这课内容时,为了实现良好的课堂导入,我设计了耐人寻味的导入语,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我为学生出示了以下问题:(1)了解文化大革命发展历史原因、过程及对民主法治建设的破坏表现;(2)文革结束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为什么能得到健全?采取过哪些措施?(3)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体现在哪些方面?然后,我要求学生自行阅读课本,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最终得出正确答案。这样一来,我通过让学生对文本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自主分析和研究,既使学生深刻感悟了“文化大革命”的危害,又使学生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决心和信心,增强了学生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之情。
二、创设生动教学情境,在浓厚氛围中融入情感教育
高中历史教材中,所记载的都是距离人们现代生活久远的事件和人物,单纯的语言描述,并不能让学生对当时的历史场景有真实、真切的体验和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教育思想,学生也就不能受到浸染和熏陶。所以,我们就可运用一种直观式教学工具,将当时的历史情境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创设一种生动式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在浓厚的历史氛围中,接受情感的洗礼和教育。
比如,在学习必修二第五单元中“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这课内容时,我就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近代社会生活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在了投影屏幕上,如在饮食方面,引入了中国八大菜系和各式西餐的图片;在住宅方面,播放图片天圆地方的四合院、最早出现在租界的洋房、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等;服饰方面,介绍了晚清时期的长袍马褂、旧式旗袍以及民国后流行的西装、中山装等,这样,我通过运用直观化教学工具让学生直接观看与人类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相关的图片,渲染了浓厚的历史教学气氛,使学生意识到了进步的文明终将取代落后的习俗,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应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外部的世界。同时也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能真正实现新生活、新风尚。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们要切实加强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使学生不仅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与技能,还能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参考文献:
韩秀英.高中历史教学情感教育的研究及实施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0.
编辑 王团兰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对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探索和思考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xkcxx/4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