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文)中提到,中小学课程改革,要将教育理念从重智轻德,转变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从学科竞赛的角度,探讨如何提升信息技术学科育人价值。
关键词:信息技术;电脑制作活动;学科竞赛;育人价值
一、什么是信息技术学科的育人价值
学科育人价值,分为学科独特育人价值和学科间综合育人价值。
学科独特育人价值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来分析不同学科对学生个体而言能起的独特发展作用。信息技术学科的育人价值简而言之,体现在对于学生立足与信息社会中,生存的价值、发展的价值以及伦理价值。
二、信息技术学科竞赛及其特性
笔者所在学校主要开展的信息技术学科竞赛项目是“电脑制作活动”,由教育部自2000年起创办,至今已经举行十五届。该竞赛紧密围绕当地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内容,运用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电子报刊、网页、程序设计、电脑艺术设计等作品形式,展示中小学生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习、实践和研究成果。
1.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科竞赛有学生自主参与、依托兴趣、培养创新的特点。“电脑制作活动”需要耗费学生大量课余时间,学生愿意付出课余时间,一开始因素是多方面的。但真正能够使学生坚持到最后的,是对兴趣爱好的满足,对进步欲、创新欲和成就感的追求。
2.教师发挥更强的作用
笔者所在学校的一个行政班,学生数是50~60人,而从10多年来的电脑制作活动开展经验来看,一个稳定的竞赛项目,学生在是20人左右。仅从师生比来看,教师分配到每个学生的精力就要比日常教学高。
“电脑制作活动”在一开始的基本技能授课进行到一半左右时,就会让学生确定自己的作品主题,一旦主题确定,就开始正式的作品制作,学生的个性就得以发挥,各个学生之间的差异化以不同作品的形式体现出来,除了一些共性问题之外,教师在进行详细辅导的时候,只能一对一分别针对其作品特性和接受能力来进行。
3.与其他学科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价值
参赛作品不能为技术而技术,闭门造车。技术必须依附在内涵丰富的主题之上,要充分借助语文、政治、历史、体育、音乐等人文学科的学科特点,将信息技术学科竞赛开展成为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想制作好的作品,必须先知道什么是好的作品,教师在优秀作品展示中,要分析并引导学生领会其主题、立意、文化底蕴及意境。在选题指导的过程中,努力使学生着眼于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通过以上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三、从信息素养的角度分析育人价值
1.对信息意识的培养
信息意识指个体具有信息需求的意识,对信息价值具有敏感性,具有寻求信息的兴趣,具有利用信息为个人和社会服务的愿望。“电脑制作活动”作品主题的选择,有独特性、创新性、健康性的原则。哪些题材可以作为主题,这需要学生挖空心思、积极创新。选题的过程,考验并锻炼着学生的信息敏感性。
制作作品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技术问题,其中大部分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论坛发帖、社交软件交流等方式来解决。因为每个人的情况和进度都不一样,教师不能面面俱到、同时照顾到所有人,教师在单对单辅导的时候,其他人不能坐等,必须尽量用自己的力量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2.对信息常识和信息能力的培养
信息常识指对信息知识的掌握。信息知识是作品制作的基础,以笔者负责的网页制作项目为例,需要学生掌握文字、图片、音视频的编辑,网页制作软件的应用,各种浏览器和显示器分辨率的适配等知识,这些内容基本上都超出了课本,起到满足学生好奇心、扩充学生视野的作用。除了对信息知识的应用之外,“电脑制作活动”还能够锻炼学生以下方面的能力。
(1)安排时间,制订计划的能力。“电脑制作活动”是一个长期的项目,涉及时间的分配和取舍。而脱离作品之外,学生还要学习、生活、娱乐,如何分配好这所有的时间,既考验了学生的安排计划的能力,也考验了他们的自觉性。
(2)获取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不是所有的素材,都能够在现有的信息载体上找到的,需要学生利用照相机、扫描仪、摄像机等设备来获取和处理,数据也要用到图表工具来分析归纳。
(3)小组协作的能力。虽然“电脑制作活动”要求一个作品只能有一个作者,但小组协作依然有用武之地。在此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增进学生之间感情,也锻炼了学生信息交流、分工协作、评价和自我评价能力。
3.对信息道德的培养
信息道德指在信息的采集、加工、存贮、传播和利用等信息活动各个环节中,用来规范其间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的总和。
主题的选择原则之一是健康合法,作品本身必须在合法的基础上,健康向上。
必须尊重知识产权,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制作过程中自律自觉、和其他同学的交流协作、和采访对象的交涉互动等等,无一不是道德意识、规范和行为的体现。
四、如何进一步加强“电脑制作活动”在提升信息技术学科育人价值中起到的作用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笔者所在学校是传统的电脑制作活动强校,近年来组建了专门的工作室,成员不仅包括信息技术科教师,还囊括了语文、美术、音乐和网络管理等各专业的教师人才作为顾问,以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和培训,保证了教师队伍建设。
2.争取学校重视,科任教师和家长支持
学校重视是一切的前提,电费和硬件损耗、学生推迟离校的安全问题、高考科目学习时间减少等,都是学校需要顾虑的问题。课时的安排、软硬件的投入也需要学校来统筹,所以,必须与校领导做好沟通,向他们阐明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争取学校重视。
同样也必须对科任教师和家长做好工作,要保证学生的安全;也要要求学生安排好时间,不能太过耽误其他科目的学习。
依据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唯有不断提升学科的育人价值,才能落实立德树人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现在“电脑制作活动”这一信息技术学科竞赛项目,已经在全国发展得如火如荼,抓住这一机遇,大力提升信息技术学科的育人价值,是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如何通过学科竞赛提升信息技术学科的育人价值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xkcxx/4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