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中小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如何进一步提升中职心理健康教学的实效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中职心理健康;问题与不足;措施
一、中职心理健康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教材选择极其有限
尽管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关于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书籍,但是真正比较结合实际符合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相应教材却十分欠缺。为此,一些中职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只有自主摸索,尽管对于教材的选择存在目标性,但依旧缺乏一定的针对性。
2.教学模式守旧单一
由于一些客观原因,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学生参与的机会较少,这不仅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课程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目前来看,很多学校并没有一套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很多学校只是单纯地依据其他课程的评价体系,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学习,却并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关注的应该是心理健康知识的内化。
二、如何提升心理健康教学的实效性
1.内容要精简且有吸引力
精简就是要求中职院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安排时,课程内容要丰富多样,对中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吸引力。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安排时,要注重考虑中学生的兴趣所在,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进行课程的安排,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另外,不同专业的男女比例不同,不同专业的兴趣也有所区别,为此,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安排时,各专业应具体分别对待。
2.教学内容简单化
简单化就是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尽可能简单化,使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印象更加深刻。为此,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相关视频进行教学,充分运用视频教学的生动形象和直观性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视频教学不仅可以营造一定的课堂氛围,还可以激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好奇心,增加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3.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
为了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心理游戏、角色扮演和放音乐等方式实现乐中学习的目的。设置一些心理游戏,进而把心理游戏引入课堂教学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思考。角色扮演和音乐倾听不仅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融入学习氛围和场景中,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杨华.试论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应用 [J].中国电子商务,2012(06).
[2]周代均.浅谈实现中职心理健康教学有效性的对策[J].无线音乐:教育前沿,2014(02).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探析如何提升中职心理健康教学的实效性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xkcxx/5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