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琼兰 温海英
一提起作文,教师一筹莫展,学生望而生畏。经过多年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其一,多年的“教师命题学生写——教师批改学生看”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抑制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其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仅限于课堂,忽视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致使学生视野狭窄;其三,没有遵循作文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求普遍偏高,造成拔苗助长。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在此,笔者谈几点浅见。
一、强化课外阅读,延伸写作兴趣
有关读书与写作的关系,前人经验之谈甚多,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至今广为流传。通过阅读,可提高学生认识、观察、理解生活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写作时才不会有“无米之炊”的尴尬。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多方涉猎,做到厚积薄发。
二、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写作兴趣
现在的学生生活比较单调,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各类作业把他们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没有时间玩耍嬉戏,没有机会参与活动,生活感悟、情感体验几乎空白。研究表明,学校教育成才的途径有三:一是课堂教学的引导;二是科普、传记、文学读物的启迪;三是课外科技、文体、社会活动的培育。而后两条都是课外活动的范畴。所以,课外活动对于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实践证明,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那连绵的山岭、斑斓的野花、潺潺的流水、金黄的麦浪……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写作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解除多种束缚,激活写作兴趣
上作文课,很多老师认为就是要交给学生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过渡等。学生听得似懂非懂,云里雾里。写的作文依然是错字、病句连篇,千篇一律,无病呻吟,完全看不到他们丰富的情感、鲜明的个性、独特的见解。这样的作文课,很难说是成功的。笔者认为,写作绝不是一项简单的技术技巧操作过程,不能只靠教师传授的一些方法,因为学生的生活感悟和情感体验是教不会的,也是不可能相同的,长期以来,教师对作文的条条框框,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加剧了学生对作文的厌倦心理。因此,要解放学生的手脚,把作文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写什么内容,选什么材料,写多少字数,都由学生自主把握,让学生自由地表达,不用担心因为“自由”而导致“自流”。事实上,只要学生克服了畏惧心理,对作文产生了兴趣,提高写作水平是水到渠成的。
四、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写作兴趣
文章不是无情物,学生只有产生强烈的写作兴趣,才能写出情真意切的好文章。当学生有了生活感悟和情感体验,还要有个突破口,才能把心中的激情表达出来。因此作文教学要创设生动的情境,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一种入情入境的写作氛围,让学生下笔千言、一挥而就。
五、培养创新能力,提升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是教育活动的重要价值取向,作文教学也不例外。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呢?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阻隔,可以摆脱事物类别的限制。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经常表现在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上。有时这些见解新颖,应该给予肯定,有时一些见解有失偏颇,要给予引导。而且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的思维活跃多了,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写起作文来,何愁没有新意。
六、开展多元评价,提高写作兴趣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成效直接影响到作文教学的效果。首先是批改,传统的作文教学,差不多都是教师一手操作,学生很少参与。其次是讲评,实践证明“朗读式讲评”是很实用的。尤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特别是差生的进步,要重点指出并大力褒扬,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写作的信心,提高写作的兴趣。
总之,小学作文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更是提高作文教学成效的一个根本途径。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让学生敢于说自己想说的话,写生活中真实之事,表达自己真实之感,抒发心中真实之情,相信孩子们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作者单位: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白衣小学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对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几点浅见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xuesheng/3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