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是解决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供求矛盾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分析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中常见的思想认识、师资结构、实践教学条件、考核体系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对策
1 相关概念界定
(一)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实践教学是指具体的一次实践教学活动,该活动是围绕某个实践教学专题并借助一定的手段组织实施的。广义的实践教学是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以培养学生的岗位综合能力和职业道德为目标的一切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参观、调查、练习、实验、实训、生产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多种教学形式。
(二)教学体系及其构成要素
教学体系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由若干组成教学活动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系统。对其构成要素的解释有多种观点,如认为实践教学构成要素包含“学生、教师和教材”的三要素说,包含“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四要素说,包含“教师、学生、教材、工具、方法”的五要素说,包含“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工具、时间、空间”的六要素说,包含“学生、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反馈和教师”的七要素说。
(三)实践教学体系
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指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指包含了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条件体系、管理体系、内容体系和考核体系等构成要素的有机整体。
2 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准确
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准确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实践教学的地位上,认为实践教学是次要的,理论教学是主要的,实践教学服务于理论教学。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大部分学校将日常的理论教学作为重点。具体表现在:(1)课时安排上,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教学课时较多,实践教学课时较少。(2)在教学任务的落实上,较之对理论课的重视程度,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对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条件体系、管理体系、内容体系和考核体系等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认识不充分。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管理体系、内容体系和考核体系等各子系统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各子系统应保持高度协调一致,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实践教学各子系统的不协调,导致实践教学环节落实中障碍与问题较多,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二)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虽然各高校的“双师”比例不断提高,但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大多由本校缺少企业营销工作经验的教研室教师担任,导致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缺少保证。一方面,大部分教师直接从学校毕业后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另一方面,高校从企业聘请的实战经验丰富的外聘教师授课时间有限,不能保证对学生进行充分指导。
(三)校内实训实验投入不足
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市场营销专业的校内实训实验方面投入不足,不能满足校内实践教学的需要。在缺少企业营销实践的情况下,校内实训实验为营销专业学生模拟企业营销流程提供了条件。但大多数应用型高校的营销实训实验条件较差。一方面,没有配备专门的营销专业实训实验场地,而是和其他专业共用场地,忽视了营销专业的特殊性。另一方面,营销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实训实验设备也较为缺乏,如商务谈判、消费行为学、市场研究等课程需要的摄像机、单面镜、眼动仪等设备很少购买,营销模拟软件、数据分析等软件也较为落后。
(四)校外实习开展困难
校外实习是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能有效弥补课堂教学和校内实训的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已建立校外专业实习基地,但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困难。为保证经济效益、保护商业机密,企业对学生实习内容与岗位、实习人数、实习时间限制较多。一般企业能够接受的实习人数和时间有限,实习内容与岗位更是限制严格。在实习内容与岗位上,一般只允许学生接触基础性的简单工作,如收银、理货、导购、临时促销、客服、电话营销等,营销策划、开拓市场、接触客户等实质性的工作一般不允许学生接触。这种现象往往引起学生的不满,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作用也有限。
(五)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不健全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主要问题与对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