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它是对数学学科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运用的过程。它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以学生的直接体验和最新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主题研究为基本形式,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将“实践和综合应用”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作为四大学习领域,强调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性。数学实践活动课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从学生身边的行为、自身活动出发,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体验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拓宽学生的数学认知领域,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及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新课程标准里也要求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而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学科,所以数学实践活动课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 数学实践活动课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虽然我们进行了不断地改革,但在一定程度上数学教学仍存在重书本知识、轻实践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间接知识地学习、轻直接经验地获得等弊端。这些问题造成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下降,学业负担过重等问题,极大地影响学生素质地全面提高。但是如果学生可以真正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从不断地动手实践中主动获得所需要的数学知识,慢慢就会发现其实数学只是生活的一种“变型”,只是把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书面化,而其实质并没有改变。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尽力去完成。并且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主动的去探索、研究,努力寻找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出各种具有问题和故事情景实践活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心里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在一年级学生学习分类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一次数学课外实践活动:收集喜欢的商品,并尝试着当一当小小售货员,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喜欢的商品摆放好。这个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收集、思考,进行分类的初步尝试,亲身感受到数学知识与自己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兴趣,增加体验,培养能力,形成良性循环的主动学习的状态。
2 数学实践活动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应试教育这个大的教育背景下,学习成绩已然成为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重要标准。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往往只看重成绩,忽略了数学学习的本质目的,那就是可以把学到的知识再应用到生活中去。新课标要求,数学不仅是源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这样学以致用,学生才是学到的才是真正的知识。但是一些教师却本末倒置,忽略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了考试而教,学生便是一味地读死书本,这样的教学模式抹杀了孩子的天性。而数学实践活动课正是为教师们提供一个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平台,通过实践活动课,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尝试,经过不断地尝试、失败,得到自己满意的答案。这样不但可以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遇到的实际问题,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真正地做到让数学知识回归生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现在有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反映,学生不会做解决问题这一类型题,主要是学生不会分析题意,读不懂题。其实仔细想一想,解决问题这一类型题是生活问题的另一种形式。比如求圆环面积的题型,已知“大圆的半径是10cm,小圆半径是4cm,,求圆环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有些学生无论怎么看书上的图,无论如何想象都不明白为什么要用大圆面积减去小圆面积。其实这与学生的想象力有关系,但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更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条件允许,给学生准备合适的教具,启发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会比让学生空想更具有实际意义。
3 数学实践活动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里宠溺现象十分严重,学生的自私自利现象比较多。大多数学生做事情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会考虑到其他同伴的感受,而现今社会需要的是一个全面发展、懂得互相合作、互相配合的综合型人才。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弥补这个“缺陷”较好的方法。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上,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交流过程中选出最适合的方法。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探讨、交流得出令他们自己满意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得到了自己需要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在解决问题时,他们学会了互相倾听,互相尊重。如此以往,学生的自我意识会渐渐减退,懂得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比如在进行一年级的“拼一拼,搭一搭”一课的教学时,有的教师以条件有限为借口,只是用课件简单地出示一下几种品达方法,或者是让学生自己拿出学具拼一拼,搭一搭。但是无论哪种方式对学生的思维都是一种固定,甚至是抹杀。反之,如果教师可以在课前把小组分好,课上要求小组内学生把各自的学具都放在一起进行整合,各抒己见,集思广益。这时这堂课就活起来了。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着不同的想法,教师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激发学生的思维,并且教会学生如何把每个人的不同的想法整合起来,得到最合适的答案。
4 数学实践活动课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性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