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现代每一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理想追求。大学生要健康发展,除要讲究生理卫生,重视生理保健外,还要讲究心理卫生,重视心理保健。随着近几年高等教育的普及,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疾病出现了增多趋势,这些心理困惑和障碍若得不到及时解决,将导致学生出现严重的行为障碍和人格缺陷,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调适方法
1 高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大学生心理障碍是指大学生在适应学校环境和学习生活中出现的轻微的心理失常现象。研究发现,近几年来高职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高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烦恼 烦恼是一种因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消极情感体验。大学生的烦恼心理相当普遍,特别变现为自身的烦恼远远重于为他人而烦恼。有的学生为想获得好成绩,成为三好学生却不能如愿而烦恼;有的学生因竞选班干失败而烦恼等。第二,自卑。自卑是一种过低估计自己和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自卑人人都有,但程度不同。适度自卑感可催人奋进,但强烈的自卑感却如一个陷阱,使人难以自拔,自卑是高职大学生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它主要是由大学生对现实自我产生认识偏差而引起的。有的同学在与他人比较时,觉得自己在知识、能力、外貌、家庭经济条件等方面不如别人而自卑;有的同学在学习上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而怀疑自己的能力,感到抬不起头,甚至自责自罚。第三,焦虑 焦虑是一种因受挫后或对即将发生的事情产生的事情产生害怕不安的情绪体验。目前,面临社会的激烈竞争,大学生在学校激烈的学习竞争中,心理上承受着超负荷的竞争压力。因此,焦虑成为大学生中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障碍。有的同学因害怕处理不好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而焦虑;有的同学因学习任务紧张,任务繁重而焦虑;有的同学因害怕考试不及格而焦虑;有的同学因担心将来找不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而焦虑。第四,厌学。随着近年高等教育大幅度扩招的情况下,许多入学分数比较低的学生大都能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许多学生以为一走进大学校园就万事大局,于是开始吃喝玩乐、得过且过,没有好好的调整心态,也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或者因为所学专业并非所爱,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这些都会导致部分学生整日无所事事,要么旷课,要么上课无精打采,要么上课干脆睡大觉,厌恶学习,讨厌考试等。
2 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许多高校教育部门都在积极开展心理卫生研究,探索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择业困难等方面。
2.1 学业压力
研究表明,考试及学业负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构成较大的威胁。学习压力过重,对学习的兴趣缺乏,学习动机不明确,无法调动学习积极性,学习自然就差。随着高等院校的扩大招生,一些高等院校的生源质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一些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加上又不能吃苦学好本专业,自然对学习失去了信心。高校中盛行的经商论,,读书无用论以及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直接冲击着学习动机,最终导致学业荒蔬,从而产生心理障碍。
2.2 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的学习、生活愉快,反之可导致生活学习受挫,产生抑郁、自卑、焦虑的负性情感。人际关系的失调,会导致病态心理。当学生形成交往障碍后,极易形成压抑、愤恨心态,他们终日态度消沉,情绪低落,闷闷不乐,但又把所有的愁苦积压于新,不向别人倾诉。
2.3 择业困难
随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在就业问题上认识常常有很大的片面性和主观性,高不成低不就,怕吃苦,发现理想与现实存在太大的差异就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失去自信心,产生失落的情绪。
2.4 经济压力
随着教育市场化的深入,家庭的贫困不仅给学生造成经济上的压力,也容易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压力,使其产生自卑心理、掩饰心理、焦虑心理、沮丧心理。思想上背包袱,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影响学习和生活,影响心理健康发展,产生心理问题。
2.5 缺乏应对策略与技能
应对策略与技能是一个人处理实际生活问题的综合性心理能力,成功的应付可以使人有效而积极地面对压力,恢复自己的心身平衡状态,而不成功的应对策略则使人继续处于应激状态,进而产生心理障碍。
2.6 特殊的生活背景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浅谈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