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西南省市由过去的边陲地区向一线开放门户积极转变,给地区经济和物流运输产业带来巨大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地缘风险,本文就主要的风险及其应对措施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一带一路;互联互通;风险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贸易进出口高速增长,极大地拉动了我国跨境物流运输产业的发展。由于我国历史上传统的经济中心和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的窗口均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这一波产业发展的红利的很大比例被东部地区和企业所分享。而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地处内陆山区,长期受到“蜀道难”,“地无三尺平”等客观条件的约束,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造成相关产业发展缓慢。
中央政府近年来致力于减小地区发展差异,加大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投入,希望将西部地区打造成为对外开放新的窗口,改变过去长期闭塞的状况,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西南地区由于具有与东南亚国家山水相连的区位优势,在政府扩大开放的政策下,获得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1 发展机遇
随着改革开放全面深化,西南省市充分利用了自身的后发优势,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大有在未来赶超中东部省市的势头。西南地区的发展规划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目前通过国务院审批的十三个国家级新区中,就包括了重庆两江新区、贵州贵安新区和四川天府新区。新区作为地区的经济引擎,必然会体现出经济发展的集群效应,在促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自上海、广东、福建和天津相继挂牌成立自贸区以后,内陆省市也开始积极准备申报第三批自贸区。一旦获得审批,内陆自贸区将成为开放的最前沿,其强大的带动作用会使相关地区获得与东部同等的竞争优势。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2010年正式全面启动,成为欧盟、北美自贸区之后的第三大自贸区。启动以来,双边贸易总额加速增长,带动了物流运输产业的发展。东盟十国中有缅甸、泰国、老挝、越南和柬埔寨等五国和我国西南共处于湄公河流域,称为大湄公河次区域。该区域处于连接东南亚、南亚和东亚的十字路口,又是横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大陆桥,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次区域各国政府和企业都高度重视区域的一体化整合,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立以来不断深化,交通领域的互联互通合作便是首要的主题。地区跨境运输与物流将进入“升级版”阶段,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多式联运与集装箱集运、物流综合服务、国际陆港以及自由贸易园区建设运营、跨境金融合作、联合信用保险、集成管理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处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岸的东南亚国家迅速的积极响应, 表示大湄公河次区域将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该银行以“通过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性领域的投资,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财富并改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宗旨,必然为区域一体化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西南内陆开放出海将获得更为便捷的通道,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进行跨国物流合作,共同打造国际大通道物流服务。
2 地缘风险
尽管地区经济及基础设施一体化为相关国家和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然而,由于东南亚国家复杂的国情和国际关系,西南地区物流运输行业发展也存在较多的风险。首先,东盟各国的政治体制和政权稳定情况会对区域合作进程产生政策性影响。泰国总理频繁更替,缅甸政权的更替以及政府与果敢军的内战均受到广泛关注,任何一国的政局动荡都会对地区一体化产生消极的影响。其次,国家之间的双边关系也会对多边合作产生影响。在中国—东盟现有的合作机制下,总体风险是可控的,但是诸如南海的岛屿争端,会在特定情况下发酵,可能给相关产业的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由于东南亚的人文政治关系复杂,即使在东盟国家内部也存在一定的双边关系风险,如柬埔寨和泰国在边境古庙发生的冲突。此外,区域国家的法制及治安环境也是物流企业投资经营的考虑因素。2011年,我国两艘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袭击,导致多名船员死亡,造成湄公河航运中断多日。物流运输具有跨境经营的特点,企业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中国西南地区物流运输产业发展机遇与地缘风险分析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