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中学阶段大力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能帮助学生强身健体,更好的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本文从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出发,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中学体育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对策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家对国民教育的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将体育纳入升学选拔之中,这体现国家对体育教学的重视。本文从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出发,客观地探讨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对策分析,希望能为中学体育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1 我国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我国大力开展新课标推广工作,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引起不小反响,传统的教学思想得到革新,切实依据学生的身心需要来开展体育项目,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参与热情、增强体育锻炼意识上取得不少成果,但是,中学体育教学总体状况不容乐观,下面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1.1 教师队伍性别比例失衡问题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中学体育教师队伍存在男女比例不合理的问题,通常的情况是男多女少,造成在某些情况的处理上缺乏师资力量的支持。比如,中学阶段的学生都处在青春期,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心理上面临世界观、价值观和是非观的定型,生理和心理都经历着急剧的变化。而男女教师在教学上能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一般来说,中学阶段的女生更适合女体育教师来带课,女学生情感细腻,心理上对细节和情感反应敏感而强烈,所以,选用女教师来带女学生,不仅能在体育项目上帮助女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在课后的生活指导上也能发挥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男教师能塑造学生坚强、勇敢、拼搏的性格,男性的力量和智慧能很好传达体育精神,带动学生踊跃参加体育竞技,用身体力行的示范作用来促进体育课在学生心中的形象,从而对体育这门课产生兴趣,并积极探索体育精神,怎样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应用于体育实践中,帮助自己身心全方位的向上发展。但是在实际的体育师资配置中,出现男教师“一统江山”的局面,在中学很难发现女教师的身影。
1.2 教学内容设计问题
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的中学体育教学课时得不到保障,要么给文化课“让位”,要么课时极少,根本达不到国家相关的规定。根据我国课程标准,初中体育课的课时要求是每周至少三课时,但实际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文化课是“正经”课程,对于学生,关乎学习成绩和升学,关乎班级职位晋升和荣誉,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并不把除文化课意外的学科“放在眼里”;对于教师,班级成绩的好坏关乎职称评定,关乎绩效考核,关乎职位晋升和个人荣誉,所以在实际操作中,体育课的时间被侵占,改成文化课。这种行为造成体育老师的岗位职责不能履行,对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也是一种形成的打击,无疑会影响体育的发展,往小处说,也影响学生的体育热情。
1.3 体育硬件设施问题
由实地调查可知,我国1/3以上的中学的体育设施是不完备的,要么体育器材缺失,要么体育场地不足。在体育器材缺乏方面,特别是一些个体项目,比如羽毛球、乒乓球等道具不足,教师只能放弃这些项目的学习,或者分批轮流练习,这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热情,不能塑造良好的课题氛围,长远来看,不利于体育课作用的充分发挥。在体育场地不足方面,特别是一些体育重点项目,比如800米、1000米长跑等,长跑是基础项目,平时锻炼能增强体魄,加强肺活量,学期结束时,长跑测试是每名学生必须合格的项目,一旦学校出现场地不足,不仅长跑项目无以为继,在个人身体素质上也是一种缺失。
1.4 教学目的存在问题
教学目的或者目标关乎体育的命运。如果体育教学的宗旨或者目标偏离正轨,会导致教学活动走向歧途。在我国的体育教育中,教学目的可以说是模糊的。以前应试教育的弊端影响深远,体育课程长时间内是“可有可无”的存在,长而久之,造成师生对体育课的认识产生偏差,不仅在思想上忽视体育发展,而且在行动中将体育课推向“名存实亡”的境地,只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4.1教学内容单一。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时候,体育课还在“苟延残喘”,学校没有明着取消体育课,因为我国教育上有规定,体育课需要测试,而学校为应付考试,往往是考什么项目,就开设什么课程。严重偏离国家体育教育的教学宗旨,对体育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当前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961.html